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 ,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前研究为其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 ,“归依体验”理论为其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 ,“回归自然”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为其出具了历史实践证明 ,著名思想家的代表性论述为其积累了极富启迪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2.
凝重与飞动的统一是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凝重 ,是指饱满厚重 ,深沉雄大 ,它具体表现在大、全、满、溢诸方面 ,在根柢里体现出一种巨大的时代精神气度。所谓飞动 ,意即飞扬运动而生气勃勃 ,它在实质上展现的是一种活泼跳跃流动不居的生命形式 ,一种民族腾飞的时代情调。秦汉审美文化的优势不在单纯的凝重或单纯的飞动 ,而在凝重与飞动的不可分割 ,相反相成。凝重与飞动的统一形成一种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并吞八荒的宏伟胸魄和雄大气势 ,它构成秦汉艺术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的独具风彩 ,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3.
泰纳在西方美学和文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他是西方社会批评和文艺社会学的奠基者。在西方美学史上社会批评源远流长,在泰纳前已接触到文学与社会关系的各个侧面,但前代理论家的见解或是个别深刻的论断,或是在某一侧面突出,或是较为笼统的观点,就是在著有专著的史达尔夫人那里,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一个独立的批评模式和文艺学学科的确立,有赖于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有赖于代表性的理论家,代表性的专著对它的理论主张激系统的总结和全面的阐述。这个工作就是由泰纳来完成的。他综合吸收了前人许多有价…  相似文献   
4.
典型是西方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欧洲19世纪文学创作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泰纳的理论是19世纪文学创作土壤的产物,自然不会忽略典型问题。在对文艺的本质、文艺的产生发展,文艺批评的标准等问题的阐发中,在对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艺术巨擘的评论中,泰纳论及了典型的本质、典型的地位和作用,典型的种类和层次、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5.
关于秦汉审美理想学界众说纷纭。相对于先秦"壮朴"、隋唐"壮浑",秦汉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或总体性质、风貌应是"壮丽"。秦汉审美理想之"壮"具体表征为"大"、"全"、"满"、"溢"及其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气势"。"丽"特别是其与"壮"相联系,则是秦汉审美理想总体上区别于先秦和隋唐的关键性内容。它得到了秦汉审美文化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的确认、感性形态的文学艺术的表现和生活形态的行为风尚的崇尚,并与"壮"不可分割,相互交融。而充沛洋溢的生命精气,粗犷昂扬的时代豪气和丰盈淋漓的宇宙元气则赋予了秦汉"壮丽"审美理想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6.
关于秦汉审美文化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目前国内主要有"过渡"说、"转型"说、"承前启后"说、"奠基"说和"关键"说诸种.我们认为,如同从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总体来看,秦汉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一样,从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与发展总体来看,秦汉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然而,以往论者大多注重秦汉审美文化"承前"和"继往"的作用,相对忽视它"启后"和"开来"的贡献,忽视秦汉审美文化的独创性.与先秦相比,秦汉实现了美的升值、情的上扬、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在审美的独特性质和功用的探讨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审美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7.
姜夔“自然高妙”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高妙”说是姜夔在《诗说》中提出来的。他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关于自然高妙,古今论者多认为是姜夔对风格意境的最高要求,是其审美理想所在。如清人谢章铤在评论四种高妙时说:“自然高妙,词家最重,所谓本色当行也”①。今人郭绍虞先生说:“白石论诗,标举四种高妙,而以自然高妙为极诣”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指出:“四种高妙中以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的美学讨论中的许多争论问题,都涉及到对于马克思的《手稿》的有关论述的理解,随着美学研究的复甦,近年来国内对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讨论,可说是盛况空前。刘丕坤、朱光潜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三种《手稿》新译文的出现,为研究《手稿》提供了新的条件;过去知名的美学家近几年几乎都写过诠释《手稿》的文章,一支新的美学生力军也已崭露头角,提出了不少新的论点;特别是1982年先后多次召开全国性及区域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面对着人类共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四大冲突的挑战,面对着世界宏观总体格局中价值坐标上的科技与人文、时间坐标上的传统与现代、地理坐标上的东方和西方诸种文化冲突的挑战,面对着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全方位转型,每个学科都必须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审美文化生态和审美文化史研究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文化生态是指审美文化赖以生成、发展、变化的环境总和或有机完整系统.它的研究任务是深入把握审美文化与其生存环境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为准确揭示特定时代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和基本特征,全面分析审美文化的本体内容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而审美文化史研究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认识中国古代美学、审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当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发展建构,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和自觉的理论导引;对挖掘民族文化精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解决新世纪全球性的诸多普遍问题,开掘丰富的思想资源,奉献有益的行为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