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五个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且在企业不景气的状态下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与战略目标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法国人格主义代表人物莫尼埃的最后一部著作,在作者1950年死后不到五年就再版了三次。本书开头,作者就强调指出:“人格主义是一种哲学,它不只是一种态度。它也不是一种体系”。他又说:“既然人格不是人们所划分和注意的一种对象,而是再圈定客观世界的一种中心,那末我们的分  相似文献   
3.
资金保障对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军口单位和民口单位博弈模型,探究军口单位和民口单位采取PPP模式参与军民融合项目的行为演化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军民双方SD仿真模型,使用Vensim软件验证演化稳定策略和分析各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军民双方初始意愿、项目收益对博弈双方合作策略有正向影响;项目风险成本对博弈双方合作策略有负向影响;仅当项目收益大于项目成本时军民双方才会采取PPP模式.  相似文献   
4.
5.
社会突发事件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在美国的“91 1”事件之前 ,就有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一”的 1 987年1 0月 1 9日纽约股票灾难性下挫事件 ;还有大家记忆犹新的墨西哥金融风暴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些社会突发事件似乎离我们很远 ,并没有威胁到我们自己的存在——生命。因而 ,对它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认识 ,也没有必然去研究的那种冲动和使命。然而 ,现在不同了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非典型肺炎 )拉近了我们与这一概念的距离 ,让我们感受更加切身和贴近。认识有时是痛苦的 ,是有代价的 ,特别是当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时 ,这种认识就更加显现出痛苦的促逼。 SARS已经超越了医学范畴。由 SARS引发的社会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将社会学的研究推向前台 ,赋予责任。该是社会学者出场 ,向社会提问、向社会表白、向社会证明的时候了。下面这一组文章是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许斗斗博士组织该院社会学系的社会学专业部分硕士研究生 ,以“非典”为例 ,对社会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所进行的研讨论文。同学们从多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对这次“非典”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的看法 ,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能力有限 ,也许我们在“坐而论道”,也许我们只是一群“我思故我在”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套译是辞书对英汉习语翻译频频使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归化策略的的观点为套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习语的国俗语义的差异则可能制约套译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从而导致翻译的"归化过度"甚至"伪归化"现象,最终造成"病态译文"。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其国俗语义丰富生动。在英汉习语互译中很多译者倾向于全盘直译,致使在翻译过程中国俗语义或流失、或变化,从而导致文化误读。本文将从译者心理、翻译的具体表现与不足、处理建议三方面对该做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学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师生员工联系最为紧密,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切实落实者,上级党组织指示的具体实施者,是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加强和改进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新时期党的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 大学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都要求大学基层党组织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的生存家园,而流域是流域人的生存之根。流域是流域人的世界,是流域人所从事的流域社会实践的基地所在。流域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的发展,延续整个流域人的生存。可长期以来灌输于人们头脑的经济主义,也称“第一经济主义”,使人们认为经济是决定一切的,在整个流域形成了“经济增长惟一的经济主义”。在流域人水关系中产生了割裂流域个别和整体、短期和长期利益关系的经济意识、脱离流域社会和自然的经济意识以及淡化互助意识的“诸侯割据”现象。为了走出流域经济主义,流域人必须坚持理性人与经济人的结合,建立生态经济观,发展水资源的循环经济;兼顾水资源利用中的效率与公平;加大产、科、研的联动,最终促进流域经济整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对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即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也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培养现状和培养体系特点.基于资料分析和访谈的方法,发现目前存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能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专门的实践基地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双导师制度作用发挥缺失、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提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加强校外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度作用,系统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以期推进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