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彝汉双语教学是凉山民族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既关系到彝民族自身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又关系到彝民族融入国内主流社会和国家教育体系的接轨问题。本文综合彝汉双语教学的外部要素和内部各要素,研究彝汉双语教学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词是语言单位中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它由语音、语义和形式三个部分构成,词的音变带动语义和形式的变化。彝语音变主要反映在词的音变类型和音变方式上。  相似文献   
3.
彝文总字符共有819字,彝文总字符虽少,却不容易记忆。本文从彝文字形体关联、语音联系,顺口溜、迷语及游戏等方面来探究彝文字记忆。  相似文献   
4.
由于方言、土语和个人发音习惯等原因,彝语“支格阿鲁”一名有许多变体,音译为汉字时书写形式更是五花八门。为了彝汉语间“支格阿鲁”一名能固定对译,以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支格阿鲁文化研究,统一书写支格阿鲁一名突显必要,建议规范“支格阿鲁”一名的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5.
支格阿鲁射日月是支格阿鲁史诗中的重要章节,由于缺乏必要的校勘和整理,在不同的彝区产生同源事件的变异流传。本文把各地版本作比较分析,展示射日月故事源与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