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现代英语由中古英语演变发展而来,莎士比亚作为使用早期现代英语的代表,在传承中古英语、促进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丰富现代英语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从以上三方面对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发展所做的贡献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中,辜鸿铭首先选择翻译的是《论语》和《中庸》,他的译本和其他译者(包括汉学家)的译本比较起来有诸多特别之处,他本人也在《论语》译本的副标题中表明他的是一种特别的翻译.在决定译文这种特别面貌的各种因素中,辜鸿铭本人独特的离散经历对他的翻译心理、译本的选择及翻译策略的采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外立法进行借鉴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质的性质 ,提出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应从主体、程序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刘红新 《社科纵横》2008,23(2):171-173
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第一个中国人,其译文流畅、丰润,融合了中西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按照传统译论的语言层面对等转换原则去分析辜鸿铭的译本,他的翻译是不忠实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译者的关注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翻译这项复杂的活动中,译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辜鸿铭的翻译进行系统研究,对他"不忠实"的翻译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从中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