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9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革命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重要的结论,也就是公社著名的革命原则,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的内容: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以暴力打碎、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二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必须用巴黎公社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去代替它。  相似文献   
2.
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融区域发展与祖国统一为一体的特殊国家区域战略,其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从全国发展大局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拓展区域互动合作思路,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继续完成工业化和推进信息化的双重工业化目标任务,并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历经以市场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和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的两个阶段探索,成功地探寻到了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双重超越,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工业化后起国、处于世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信息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高伯文 《东南学术》2008,3(3):76-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经济落后农业大国的中国国情,又着眼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经过近30年探索而推动的新型农村工业化,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它使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同时并进,相互融合,初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独特路径的选择.是世界工业化史上的一个创举,对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构成了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东部率先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高要求、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东部率先发展中独特的功能定位视角探讨了两者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并把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紧密地融入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探寻了两者协调互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高伯文黄玉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既是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又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大调整。然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非常态分化,必然会引发政治领域中的非稳态因素,使社会政治稳定受到影响。如何在当前经济...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运动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不久,毛泽东力图超高速度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战略选择,其包含了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发展道路的思索。正是这些战略构想陷入了对当时中国基本国情和世界总体形势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才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深刻思考和总结这些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深化邓小平高速度发展生产力思想的认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很有意义的。一“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①,这一直是毛泽东魂牵梦萦难以释怀的情结,也是他发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伯文 《东南学术》2003,(4):96-102
东西部发展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从均衡———非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 ,认为任何一种区域战略的选择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是完全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 ,区域发展战略选择总是在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然而 ,无论怎样变化发展 ,东西互动都应成为贯穿于每个历史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重大改组与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体制也处于建立和健全时期。这个时期创建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虽然短暂,但在新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发展史上却占据重要的地位。考察其形成的过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对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宝贵的历史借鉴和启示意义。一实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全国性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在根本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为全国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中逐步创建起来的。建国前夕,党中央在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