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一) 与科举制度相关的中国社会变动性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47年E·A·克拉克《中华帝国科举中的家族因素与按劳取士的对抗》一文。作者在研究了现存的两宋全国性的登科记后发现,在1148年和1256年,超逾半数获取进士资格的人,父系三代无人入仕。他总结道:“科举考试是新涌现的人才进入仕途的重要渠道,因此也就成为促进社会更具变动性的因素”。此后不久,在将宋代官员全部进行分类研究的一个部分中,日本学者周藤吉之也作了大量相同的研究。克拉克的研究方法后来为何炳棣所采用,他运用这一方法对明清两代更多的登科记进行研究,并且再次发现:“新贵”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尽管比宋代低)。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17日,一场由刘平教授发起及其与包弼德教授共同主持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会议室举行。该对话围绕着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学的由来、中国历史人类学状况以及台湾的人类学研究等主题展开。而关于"什么是历史人类学"的问题,更是汇聚了来自多方的不同声音。这样的交流和交锋,对于中国当前以及今后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着可以预期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