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7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最好的早餐     
陈晓卿 《社区》2012,(28):59-59
读《暴食江湖》,一篇关于早餐的文章写得精彩,焦桐先生很文艺地把早上这顿,称作“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听起来如情窦初开般美好。字里行间,他甚至不能苟同将早“餐”说成早“点”,生怕吃简单了。如果因为赶早而“吃得粗鄙”,则一天都会“觉得面目可憎”。如果想到翌日清晨即可吃到美味,则“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真浪漫啊。焦先生生活在台湾,换到像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大城市,想吃得精细而丰富,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2.
陈晓卿 《社区》2012,(17):59
立秋那天,同事们嚷嚷吃羊肉,贴秋膘嘛,于是一起到了不远的一家小饭馆,卖单县羊肉汤的。滚烫的奶白色羊汤端上来,紧接着是一筐喷香的山东烧饼,貌似很温暖的样子。这时,两位西北的同事,一位宁夏的,一位新疆的,却异口同声地跳起来说:"这羊肉怎么这么膻!"另一位  相似文献   
3.
饭局通知学     
陈晓卿 《社区》2008,(26):61-61
饭局通知是一门学问,它集政治学、运筹学、物理学以及心理学于一身。我的朋友老六便是个中高手。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做纪录片的人,我特别不喜欢一个做纪录片的人说我其实是要告诉你什么,纪录片是大家能看到什么,实际上理解的那个东西就是这个纪录片要说的。根本不需要理这个导演,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流露到最浅表层面的,恰恰是纪录片最有魅力的地方,这个可能也是《舌尖上的中国》吸引大家的地方。我也看到了一些网上的吐槽说,舌尖2现在老说人,...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活得有多累,在每个能够和家人团聚的春节里,你总能找到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那是童年,面目不清的甜我很理解过年的味道。小时候每到过年,我爸爸就做红薯糖。将红薯反反复复熬煮成糖浆,簸箕上撒一层炒面防止黏底儿,把浓稠的糖浆浇在簸箕上,晾凉,糖即成。吃法多样,一种是把糖掰成块儿放碗里,隔水融化,待糖软下来后将筷子插进糖里不停地搅,卷出来  相似文献   
6.
陈晓卿 《社区》2012,(25):59-59
立秋那天,同事们嚷嚷吃羊肉,贴秋膘嘛,于是一起到了不远的一家小饭馆,卖单县羊肉汤的。  相似文献   
7.
正护士进来换药时,老爸正在看一份精美的菜单。换好药,小护士笑着问:"叔,又看啥好吃的了?"他从菜单后面抬起头来,移移老花镜,说:"来碗小米炖辽参,姑娘你看咋样?"小护士呵呵笑:"只要姐的钱包没意见,我就没意见。"我们都笑了。此时,老爸入院26天,和几个小护士也熟了,经常会开开玩笑,我接过那可爱小姑娘的话,问他:"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