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苏维埃政权对由此出现的"耐普曼"持反对态度,在认识上视它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政策和实践中则以限制和打击为主。这也决定了"耐普曼"最终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勃列日涅夫时期工业化发展迅速,同时,也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注意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由于固守农业集体化政策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农业生产率长期低迷,农民的政治态度消极淡漠,直至1991年苏联共产党垮台、国家解体,农民始终反应冷漠,没有站出来挽救苏联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3.
勃列日涅夫执政长达18年之久。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出现了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停滞的局面。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对停滞状态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平庸无能、办事拖拉,嫉贤妒能、思想保守,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停止了改革步伐,形成了保守的政治局面,社会逐渐陷入全面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4.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一系列历史特征显示出这18年是苏联由盛转衰的18年。由于苏联领导人拒绝改革,使得危机和矛盾不断聚集,给苏联的最终解体打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代到70年代,正是科技革命引领的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作为苏联唯一政党的苏共却在这30年走了一条大大的弯路,在党的建设上从改革转而停滞,终又回到了“左”的老路,从而为苏联剧变埋下了伏笔.苏联共产党这30年的党建工作的退步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监督监察制度是苏联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共产党的政治体制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列宁时期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监督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从列宁时期的有益尝试,到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恢复斯大林体制,监督监察制度的变革没有能够成为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苏联政治体制积重难返,成为导致苏联剧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奠基──《现代化新论》评介郭春生罗荣渠教授新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七五”重点研究项目“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一项成果。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社会科学界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一直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斯托雷平其人及其改革一直存在着误解,以“六三政治”和“斯托雷平的领带”来全盘否定斯托雷平的政治措施,以解散村社的成效甚微来否定其土地改革。本文主要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远因(村社对经济  相似文献   
9.
郭春生 《学术探索》2004,(11):80-84
在 2 0世纪的一百年中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大潮流在东欧地区此伏彼起 ,呈绞结状态。表面看来 ,这一百年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斗 ,实际上 ,民族主义始终是这一地区的一股巨流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占优势的时期 ,都无法湮灭民族主义的巨大影响。东欧剧变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的胜利 ,不如说民族主义的胜利。正确分析 2 0东欧的民族主义问题对我们处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