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利益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规制合意",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调适,政府规制应该以公共利益为中心展开。政府规制立法有两种模式,其一是通过原则立法,确定政府规制的基本框架,在演进中对法条意蕴进行解释;其二是专门立法,即根据特定历史背景及制度需要,制定规制产业的专门法案。美国对电力产业的政府规制,遵循原则立法加动态平衡下的专门立法模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规制效果,这种模式应该为我国规制者所考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禁区还是误区——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的行政诉讼制度建立迄今,围绕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讨论从未平息。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司法审查的“禁区”,也一直为官方或通说所肯定。抽象行政行为之所以成了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禁区,那是由于人们的误解;人民法院完全可以在不违背现行法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未来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突破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禁区。  相似文献   
3.
探究中国现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特征与不足,可为我国将来的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以2006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央和地方发布的143份有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政策工具-目标领域-政策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模型。结合统计学方法、结构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探究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演进历程、政策工具、政策目标领域、政策主体、政策力度等内容特征。结果表明,在“双碳”目标导向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正在展开布局,战略目标逐步明晰,但仍然存在专项政策缺位、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衡、政策主体合作联系密度不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应当强化政策力度,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项政策;高效配置多元政策工具,构建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模式;完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4.
精神障碍者的拒绝治疗权是弱者人权保障与自我决定权在《精神卫生法》中的贯彻,是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兼具必要性和复杂性,因而在理论与实践中经常遭到曲解,如视精神科医生的医学判断为法律判决、将强制住院等同于拒绝治疗权的丧失、将限制拒绝治疗权适用的紧急情形扩大为一般性危险。由此导致对精神障碍者拒绝治疗权的否定和对人类尊严的蔑视,形成了贬低人格的家长主义。因此,学界需要对认识误区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用途管制的问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水资源管理法律规范中虽然存在用途管制的相关内容,但可操作性较弱,尤其是无法应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发展的需要。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应明确我国水资源用途管制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规划为核心的水资源用途确认机制、水资源分类用途管制机制、水资源用途变更监管机制、河湖水域及岸线的空间保护机制、水资源用途监测与监督机制等制度体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美墨水债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墨西哥两国对其界河格兰德河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国际水权纠纷。格兰德河的流域气候及双方在解决国际河流水资源的理念立场、制度安排决定了美墨水债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未来两国不会因为水债问题推翻原有的国家间条约,缔结新的协议,而仍会在1906年、1944年水条约形成的基本条约框架内协调水债问题。美墨边境农民问题、美国新建边境墙问题、水流交付时间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全美运河衬砌引起的边境地下水问题都会对水债问题产生影响。美墨水权纠纷的新发展可以为我国相关国际河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政府以保护弱者为目的而适度介入私人生活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大,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相继构建了政府监护制度.我国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的监护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内容简单、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日益增加的监护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我国政府的监护职责,对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施以必要的政府监护,将国家公权力适当引入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的监护领域,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缺乏系统的国际河流法律理论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在价值取向、法律理念、以及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国际河流法就是国际间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与保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各种河流协议。我国应该积极与周边各国协商缔结各式各样、针对不同需要、解决不同问题的条约,并可考虑牵头缔结泛东亚区域国际河流公约,补充和完善国际河流法。  相似文献   
9.
BOT方式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实施是靠一系列合同来保证的 ,其中某些合同 ,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合同。研究其性质 ,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BOT项目的实施 ,更好地发挥BOT项目方式在公共工程建设中的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河流是组成部分位于不同国家的水道。国际河流法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国际河流利用及其保护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它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过去比较单一的规范自由航行的功能进展到航运、水利水电等非航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国际河流法有着丰富的条约法渊源,国际河流习惯法渊源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国际河流法的体系包括一般国际河流法、特殊国际河流法和区域国际河流法,适用于中国的国际河流法主要包括中外国际河流条约和一般国际河流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