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要素与西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西部经济增长政策安排、制度因素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可以看到,10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于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予以广泛的关注,针对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产生了一批具有现实解释力与理论深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劳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自动调节机制的缺失是导致我国目前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现有的要素市场,隔断了劳动力价值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内在联系,压低了新条件下劳动价值,妨碍了生产力进步成果向劳动收入的扩散。在我国,需要建立市场条件下工资跟随社会生产增长的劳动报酬机制,促使劳动力价值回归正常。这种劳动力价值形成以及劳动分享生产进步成果机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建设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保持社会稳定、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空间布局特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民书  贺东伟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15-121,219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工业企业空间布局的特点、演化趋势以及内在原因的深入分析,认为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初期,由于成本和政策环境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乡镇地区。而随着近年我国民营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升级,城市凭借技术、人才和现代服务业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民营企业逐步向中心城市转移和集聚,由此改变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