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经济竞争日益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条件下,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立足省情,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并重、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发挥“后发优势”等七项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2.
3.
产业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这就为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南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形势下,河南产业结构目前正处于由低层次向高度化升级的关键阶段,从深层次分析,还存在不优、不高、不强等突出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1992年1月,李长春最早提出中原崛起的概念。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对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发展布局、战略举措、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实现中原崛起,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的梦想,也是河南践行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原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目前,随着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各项措施的推进,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新的战略起点上,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一个积极拼搏、充满希望的中原正在崛起。本刊特组织刊发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四篇《中原崛起总体思路的系统化研究》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原崛起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步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人才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作为地处中部的河南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面临“东压西挤”的不利局面。河南要摆脱这种被动状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就必须树立“人才资源第一”的观念。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等机制 ,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 ,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的世纪里,先富起来的东部人又一次占尽先机,利用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和政策,广揽八方人才;处于“西部大开发”热潮之中的西部也不甘落后,纷纷树起了抢夺人才的大旗。这一切,对于中部毋庸置疑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面对人才大战的严酷现实,处于东引西进桥头堡的河南,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论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以来 ,国家针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矛盾 ,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但启动市场的效应不如预期大 ,主要原因是政策措施协调不够。因此 ,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背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合。 (一 )把扩大投资需求与刺激消费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二 )把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三 )把扩大内需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 ;(四 )把搞活国有企业同支持非国有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 ;(五 )把扩大内需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六 )把扩大内需与推进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民营科技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新的体制因素和推动经济市场化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要加快其发展 ,一方面 ,政府要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 ,民营科技企业也要加强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创新 ,加快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家作为经济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 ,只有进入市场 ,才能实现其最佳配置。企业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培育和完善企业家市场 ,就必须摈弃依靠行政手段配置企业家资源的传统方式 ,积极推进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 ,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家流动的市场中介机构 ,完善市场规则 ,规范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