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论"气"在中国诗学中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自引入中国诗学以来,特别是其基本的"气"化理论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少新变,呈现出反用与正用并存,以及日渐生活化和泛用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国诗学增添了"气象氤氲"的风采,彰显出中华民族审美理想中重生命、重运动、重精神、重完美的鲜明个性与独特魅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钱塘江观潮是典型的宋代都会风俗.南宋时期,观潮从极富地域色彩的习俗,上升为影响一时风尚的文化活动.通过观潮、咏潮等文学创作,观潮从文人的审美对象转化为文人理想的寄托场所,是特定时代下的文人心理的反映.经过词人心灵的过滤,"潮"也从最初单纯景物的刻画、民风民俗的表现,成了词人正气豪情的宣泄,壮志难酬的寄托,发展为词人世界里被赋予多层内涵的意象语言.  相似文献   
3.
《乐记》是西汉中期以前古代儒家论“乐”的综合性论著。《乐记》中的“乐”,为原始性的“乐”,其内涵是诗、歌、乐、舞、的总称。古代儒家首先重视的不是作为艺术存在的“乐”,而是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必要方面的“乐教”。《乐记》反映了先秦“乐教”的主要特点:强调音乐的中和之美,反对侈乐;强调音乐演奏的次类相等,反对僭礼之乐;强调闻乐知德、闻乐知风,推崇古乐、反对新声。古代乐教与礼教密切相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