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到教育评估的法规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30余部法律、法规和条例提到了评估组织,对这些法规条例关于评估组织的规定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单一的政府评估向多元化社会评估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 2010年8月26-27日,由宁夏回放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中东学会主办,中阿经贸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宁夏商务厅、宁夏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是县乡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宁夏县乡财政最低支出保障机制建立的体制和政策保障进行分析,并对县乡之间财力差异状况作了研究,理性剖析了宁夏县乡财政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立宁夏县乡财政最低支出保障机制和实行县乡财力差异调控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或有债务风险是世界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特别关注及重视的问题。我国政府或有债务来源主要是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政府担保以及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等等。我国必须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面向全球经济的财政风险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减少或有债务风险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宁夏“三西”资金的投向与管理许芬.“三西”资金是用于补助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用于加快农业建设,开展综合治理的专项资金。从1983年至1992年,10年时间国家投放宁夏西海固地区“三西”专项资金达3亿多元,对宁夏南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起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6.
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宁夏生态移民是破解区域生态和生存矛盾、实现双赢的战略性决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增收致富问题凸显;劳务移民、自发移民问题亟待解决。完善宁夏移民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移民技能教育培训、把产业开发作为宁夏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成为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生态建设难度大,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借鉴东部典型区域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夏是我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宁夏南部山区有8个县(区)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宁夏的扶贫开发历时20余年,国家投入资金60多亿元,如今的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宁夏扶贫开发成效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其扶贫方式的变化在国内具有典型意义,尤其是资金使用方式随扶贫不同阶段目标而调整,适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实现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目标作出了积极努力。文章分析了宁夏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的阶段性特征和效益,归纳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特点,指出了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宁夏乃至全国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依靠科学技术,改变宁南山区多年以来生态恶化、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状况,探索在不同的自然生态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80年代初,国家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学者、教授和科技人员,在宁夏南部山区先后试办了8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它们是:固原县上黄村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牧生产结构调整基地(简称“上黄”);陶庄村农业结构改革及优化基地(简称“陶庄”);同心县河西乡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考察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