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个问题的稳妥解决,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三个不同维度而又相互关联,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民问题身上寻找突破口,发挥农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全面反映了"三农"问题的现状--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生活穷苦;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人地关系紧张,观念陈腐落后,教育水平滞后.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农民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即所谓的"九字方针"--启民智、予民利、赋民权.  相似文献   
2.
考察江西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丰沛是江西值得重视和可资利用的比较优势。当前,发展江西休闲农业是提升江西农业产业升级、促进江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借助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不失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途径。而红色旅游既是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两者有机结合的现实选择,又是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这两个基本要素决定了红色旅游设计当中突出存在的景观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哲学之基发生了由朴素整体论向构成系统论,再由构成系统论向生成总体论的转变,技术发展也完成了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再由自为阶段到自在自为阶段的升华。由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技术不再被看做绝对的、僵化的形态,而是被看做实践的、生成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广泛渗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催生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民俗文化也在网络技术的“催化”下,衍生出一种“他”俗文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保护工程基于开发和利用的立场,以民俗文化为主体,迎合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需求,激活了民俗文化的应用性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理论上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这种理论表述,不等于商业化,而是在认同和尊重民俗文化内价值①的基础上,站在广大民众现实需要的出发点上,拓展民俗文化的现实服务功能,从而推动民俗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荣获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空间经济研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对经济进行空间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侧重于空间最优分布和一般均衡理论的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另一种则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方法.由于两种范式的差异,他们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是大异其趣.文章首先对涉及空间的文献作一简要的概述,然后详细阐述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6.
汇率制度选择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而研究汇率制度选择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定价模式这个角度来探讨最优汇率制度则是近年来的事情.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倾注了许多努力,也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以时间为脉络,全过程追溯了定价方式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以及其最新的拓展方向,文章也对经典文献中的观点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7.
在“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一些大众传媒为吸引“眼球”,粗制滥造出不少媚俗、庸俗、拙劣的选秀节目,极大地污染了社会公共文化空间。《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层面上唤醒了迷失在现代性失乐园中的民众,红色旋律如同一股红色旋风,催生了民族精神的回归,得到民众极大认可和支持。文章试图从民俗学视角,探讨《中国红歌会》成功背后的精神、文化因素,凸显民俗文化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