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街道办事处的撤销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体现,属于政府改革政策的领域。研究表明,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撤销街道办事处这种政策方案能否被其他地方政府采纳,不仅受到诸如问题认知、政治因素、政策偏好和技术条件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包括国家力量在内的外部因素的作用。政府间的交流学习为创新项目与政策知识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来自国家层面的力量介入和积极评价强化着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性效法行为,影响着创新政策被采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田恒 《晋阳学刊》2013,(1):122-129,135
政府信任被视为公民基于个人或公共利益的实现基础上对政府的一种理性评价和期待,是建立在公民对政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回应基础上的互动与合作关系,亦包括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信任是整个社会信任系统的核心,它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因而需要将其置于一种"公共"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由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基层,在此基础上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政府信任。在此逻辑和框架下,构建一种合作型"信任--治理"场域成为促进公民社会成长与公共治理实现的路径选择,也是政府信任得以维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4.
街道办事处的撤销意味着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这一改革的实质涉及城市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问题,是城市生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的一个缩影。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框架下的这种关系变化,是通过基层治理分权化改革来推动的,而分权化的改革是伴随基层政府职能的转移与基层治理结构的重构来进行的。透视这一改革过程可发现,服务与秩序的双重构建成为指导这种城市基层治理分权化改革的核心所在。城市基层政府在通过撤销街道办事处这种结构性体制变革来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和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基层政权的稳定纳入了改革议程。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治活动中一股活跃的力量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影响政府决策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推动着公民进入政治生活系统的进程。基于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治参与,型塑了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发展。后现代情景中公共行政提供了这样一种公共能量场,在此场域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间形成一种结构性关系并使其话语权得以实现,而这是以非营利组织话语表达符合话语正当性原则为条件的,即符合政治参与的规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