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意蕴,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构建以交往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新思维.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145篇关于1991—2011年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1)2005年以来,发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2)普通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机构;(3)高校学报是刊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的主要载体;(4)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同样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所以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个主体相互合力的结果,而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构成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的合力要素。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此教育合力的形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些关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是以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而著称于世的.西方技术世界中的问题迫使他对《存在与时间》进行了"决定性的改变".在思想转折后,海德格尔力图使西方技术世界摆脱困镜.他不仅揭示了西方无限制地推行技术化所造成的危险和后果,而且从哲学上进行反思.他批判西方哲学史中从柏拉图开始的人类中心论.不过,他的矛头主要是对准了近代自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两极化.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海德格尔及其在西方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围绕奥运所进行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是成功的,以奥运为主题,加强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北京奥运的成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今年第3期登载了陈昌曙同志的《科学技术哲学之我见》一文,提出将“自然辩证法”的名称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更名”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应遵循正确的原则,认真对待。我们的观点与陈昌曙先生不同,本文将表明我们对自然辩证法应改为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意见。一、一个应该花大力气认真解决的巨大问题正如列宁所说,概念是人类认识之网上的网结。有许多概念问题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对自然辩证法的“更名”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比较彻底地讨论一番,特别是如…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2 0世纪以来 ,技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而技术功能的实现既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实际效用 ,也包括对大自然造成的各种影响 ,因而必须把技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来考察 ,以至从自然界大系统这个更高层次来认识技术变化发展的趋势。一、技术系统发展的科学化2 0世纪以来 ,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 ,导致了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科学已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 ,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而且技术实践活动愈来愈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 ,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技术科学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