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讨论了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家的生成和企业的行为特点, 并基于企业家理论对政府提出了相关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杏 《云梦学刊》2012,33(6):40-43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开始了自己的纲领建设,并在这一问题上不断探索,虽也有因为认识原因造成的失误,但主要是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必须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党的纲领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必须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李杏 《南京社会科学》2004,(11):119-124
本文首先对南京苏州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进行比较研究;又利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分别对南京和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未来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就业等方面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职业教育,专业是基础,教学是抓手,课程是核心。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近年来疫情的影响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大学  相似文献   
5.
基于SYS-GMM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人口结构指标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计量方法分别测算其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考虑到老年抚养比在经济增长方程的内生性,我们还将滞后30年的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老年抚养率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增长率对储蓄和投资有着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率对储蓄率存在负相关,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估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加入其它制度和人口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6.
李杏  郑炎 《理论界》2012,(6):37-38
文章从我国典当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与传统典当业、银行的比较,总结出现代典当业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同时指出了我国现行典当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从土地斗争一开始,就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团结政策。尽管其中也有过偏差和失误,但还是最终团结了广大中农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正确划分中农的阶级成分是团结中农的前提条件;必须给中农以看得见的经济、政治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和“单纯贫雇农路线”两种错误倾向;对富农阶级的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团结中农的效果;必须动态地观察中农问题,根据中农阶级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考察中农问题的主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在引起热议,通过构建包括老龄化率和少儿抚养比的非齐次需求效用模型,分析人口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利用中国198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控制其他经济、制度和人口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有效。  相似文献   
9.
进入技术前沿阶段,中国创新机制逐渐转向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依托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庞大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以外循环为主的产业分工逐渐向“国内大循环”转换。基于前向联系的生产分解模型,从国家总增加值构成的角度测算分行业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实证检验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国内分工增加值份额变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国内分工增加值份额,在采用动态面板估计与替换解释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和中间品本土创新是两个主要的影响机制。分样本结果显示,“基于科学”和“专业化供应商”行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增加值份额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基于主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纠偏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提升体制性科研人才配置效率,优化创新人才资源在地区间、行业间的最优化配置;加快引致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扩大知识部门的产业规模,强化本土中间品原创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特别是在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旨在在更为广泛的高技术产业中形成以我为主导的国内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篇以众生为教育对象的哲学篇章,《庄子》中包含了道家至深的教育智慧。沿着《庄子》对“大宗师”的界定所引申出来的路向,《庄子》的“师道”哲学分别于“道之维”和“人之维”开显出来。道之维“以道为师”,将抽象之“道”作为终极的人格化“宗师”而学习和效法,强调顺化无为,任生命个体率性生长,反对来自世俗矫伪的异化,追求教育的生命本旨以及天人合一的智慧境界。人之维则通过作为教师的非众生相的出场,体现道家异于常俗的“为师之道”,也就是“师德”:方法上的以退为进,无为而为;人格德行上的德充于内,形忘于外;风格上的“真人”特质与趋向。就其关系而言“人之维”师德哲学实为“道之维”师道哲学的贯注、开显和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