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8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侃如、冯沅君先生撰写的《中国诗史》(以下简称《诗史别》)共三卷:卷一为《古代诗史》,自我国诗的起源至汉代。卷二为《中代诗史》,自汉末至唐代。卷三为《近代诗史》,自唐末至清代。全书50多万字。初版于1931年 1月,由大江书铺印行。 此书出版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20世纪30年代,在初版当年的9月就再版。鲁迅在《致曹靖华》的信中,推荐“可看”的文学史共五种,《诗史》是其中之一。《诗史》问世之后,相继出版的杨荫深的《先秦文学大纲》、龙沐勋的《中国韵文史》、刘经庵的《中国纯文学史纲》、赵景深的《中…  相似文献   
2.
刘勰论魏晋玄言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勰论魏晋玄言诗张可礼魏晋玄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现象,南朝的不少文人对此都十分关注,分别表述了自己的见解。刘勰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明诗》和《时序》等篇中,都论述了玄言诗,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南朝以来,玄言诗一...  相似文献   
3.
别集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别集是古代文学史料的支柱。别集有许多异称 ,别集具体的取名方式多种多样。别集起源于西汉 ,东汉至清代不断发展 ,各个朝代都有所建树 ,清代是集大成时期。别集可分为全集和选集两类。别集的编辑 ,有按体裁和作品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 在异采彪炳的建安文坛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是怎样传播的?传播的范围有多大,它们的传播又怎样影响了当时文学的发展?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一建安文学产生以后,同其他时期的文学一样,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传播的。从现存有关资料来分析,建安文学在当时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5.
许询是东晋的玄言诗人。他在当时的文坛上颇负盛名,影响很大。但是,有关他的生平,《晋书》未予立传,《世说新语》和《建康实录》等著述虽然有些记载,但均比较简略。这就使他生平中的许多问题都难以确定,其中生年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张可礼 《文史哲》2002,(2):80-85
《诗史》出版以后,学术界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被视为20世纪经典学术史著作之一。《诗史》植根于传统的学术基础,又运用了现代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变迁的趋势,对多种诗体的产生和变化,对不少诗歌的艺术技巧,都基于进化的观念和唯物史观,从流变的视角,做动态的描述。在史料方面,《诗史》以“传信自勉”,扩大了“‘诗’的领土”。它把诗歌作品作为诗史的本位和主体,特别重视分析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和流派,注意运用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和语言学等方法,从多方面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由于时代的局限,《诗史》中也存在一些偏失。  相似文献   
7.
曹植诗文蕴涵的道德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植重视立德 ,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坚持不渝。曹植诗文中蕴涵的道德内容 ,主要是传统的儒家的伦理道德 ,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与人的关系。具体表现是 :立德与立功相结合 ;德性与人性的统一 ;浓重的宗亲伦理情思 ;重信义轻利害。曹植能把道德内容和艺术表现融为一体 ,这主要是源于他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8.
<正> 《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的一篇风格专论,八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以来,学术界就八体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是也有一些问题,至今认识还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八体作进一步的辨析,以便逐渐统一认识。一、八体论述的都是风格八体论述的是否都是风格?目前学术界的看法颇有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八体论述的并非都是风格。如有的同志说:“八体之中,有的是就修辞方法而言的,有的是就表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论述写作的。刘勰认为写作与伦理道德关系密切,所以书中有许多篇章涉及了伦理道德问题,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刘勰宗主儒学,把立德不朽视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观。他崇尚仁、孝和忠等重要道德规范,把“师圣”作为主要的“励德”方法。刘勰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但没有用道德的评价来代替审美的评价。鉴于许多文人有不道德的行为,为了文德统一,刘勰倡导文人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10.
《诗经》在东晋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在东晋主要通过学校讲授、日常交谈和书面引用、注释阐发而获得了直接和间接的传播。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诗经》作为儒家的意识形态而与当时的佛、道之间进行了彼此的融合,并在政治伦理、审美趣味、博物知识等不同层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