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认真探寻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对于我们认清中国现行产业结构的状况,选择正确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理论概括: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相关关系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劳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计分析表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大约一个世纪内(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2.
<江海学刊>杂志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她为繁荣社会科学做出的贡献,学术界公认;她不遗余力培养和鼓励学术新人,获广泛赞誉.我的学术研究之路,就与<江海学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创建中国经济学问题的提出10多年前,我与顾新华、周振华合作撰写了《非常规分析: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革命》一文。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学,应该具有深刻的分析力和高度的适用性,能够指导人们按照客观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去进行经济活动,以促进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4.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出现了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给具备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新一轮全球化也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FDI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贸易和投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促进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共同增长.本文对有关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从而引出第二部分--传统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分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7.
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其内在动因是当代国际分工形式正在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在要素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中国必须适应要素分工的发展环境,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系列化现象日益明显。针对外资进入我国的新现象,我国应积极发展与跨国公司配套的产业,鼓励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的发展,促使跨国公司的研发本土化,并积极探索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调整与外资政策相配合的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9.
江苏苏南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已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深入分析苏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进程与路径,可以为全国的小康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也是总结、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康建设之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日本产业组织的特征 ,并对日本主导产业转换滞后的原因及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作出解释。日本产业组织的特征是 ,日本相关企业组成企业集团来维持长期性交易关系 ,而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则是终身雇佣制。这些制度安排曾经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但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却成为日本主导产业变更的障碍 ,致使主导产业转换滞后。日本经济将面临缓慢而痛苦的结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