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青年道德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时把握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特别是道德观念的现状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于1995年对我国青年的道德意识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这项研究涉及青年对道德主要领域的认知与判断,包括对金钱、人生、社会交往、教育等方面的道德判断.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当代青年道德意识的主要特点.调查对象为沿海和内地的青年,年龄段在21~30岁,样本数为1815人(包括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商业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教师、机关干部、军警、农民等),调查时间为1994~1995年.所有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这项研究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提高高校研究生整体素质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目前对于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不够,管理教育措施不到位,使得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应加大对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力度,制定研究生心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一支心理素质好的专业教育队伍,同时,发挥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社团的作用,以促进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世纪初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大学生生活状态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生活方式、学习态度与动机、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观念、心态与社会行为呈健康态势,仍存在种种心理困惑,若不能得到及时教育与帮助,将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当前应建构文明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心理状态调查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后,发现研究生的心理与行为总体上呈积极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心理困惑,若不及时教育与引导,将会影响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为此,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有机结合、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的方法与辅导有机结合、以及自助与他助有机结合等原则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同时,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并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以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铁路交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素质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交通一线员工是典型的高职业压力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作状态。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铁路交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素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5年以下与20年以上工龄人群的思想遵从呈现双低态势;工龄或学历越高,员工应对方式越成熟;新员工更多依赖组织获取社会支持,而老员工则更依赖亲友获取社会支持;11~20年工龄段和低职务职称人群表现出更高的工作倦怠感,高职务员工工作适应力更强。可见,不同人群的安全心理素质结构和心理诉求存在典型差异特征,为此应对铁路一线员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给予其组织和社会支持,定期开展压力调适活动和增加其应对压力的方式,从而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科学的实验平台,难以满足青年学生心理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效率偏低。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西南交通大学建构了以创新性高水平实验平台为基础,以服务全体学生为导向,心理实验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在服务学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汶川抗震救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心理重建——灾后重建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灾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重建是心理学领域的全新课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不同于精神医学的危机应对模式,社会心理的危机应对模式充分考虑个人的地域文化差异,在灾后重建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而灾后心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是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整个过程必须坚持疏导与引导相结合、以人为本、人的和谐发展和长期教育等原则,重点在价值观引导和认知学习.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心理学的新认知宁维卫“价值观”(values)是一个使用广泛的概念。关于它在人类社会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少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美学等,都在进行理论、经验或实证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仍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价...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的适应差异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为测量工具,对西南交通大学2005级新生的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等进行多元方差分析(Manovn)的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农村、小城镇学生的总体适应状况较差,且适应难度大.必须针对不同生源地的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对新生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关系调节方法加强引导,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校史和学校优势专业的宣传教育,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10.
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现状,有利于探索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调查分析表明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观和职业观趋于客观、合理,在行为表现上也呈积极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应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教育能力,有层次地培养他们合理的自我观、理性的职业观,开发其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其实现自我的和谐与统一,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