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时代,提到现代设计教育就不得不与高校的设计教育联系起来.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的传播,高校设计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从我们学习的各类艺术设计学科来看,学科完善,教学井然有序.究其根本,还是趋于表面形式,中国的设计领域显得有些滞后,在整个国际设计道路上走得极为艰难.这种情况与我们的现代的设计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设计教育的状况,就中国目前的现代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行为方式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行为方式的文化 ,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 ,完善了作为人的文化的内涵 ,并且推进了文化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 ,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DEA方法与C2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  相似文献   
4.
浅析语言力     
通过对言语交际过程的整体阐释 ,可以发现整个言语交际过程其实可看作是一个力学系统 ,可以分析出语言力的作用过程以及决定语言力强弱的因素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 ,调整语言力 ,可以提高话语的切适性 ,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老人无力感是老人服务介入的关键性议题。通过深度访谈和分组案例分析,获取了构成老人无力感的有力事实和无力事实。增权理论为分析老人无力感结构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观察进路。在增权理论框架下,依据已有文献研究和访谈的事实要素,发现老人无力感与个人性格及抗逆力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关系强度、社会参与程度等因素有关。根据老人无力感的构成要素,从“有力一无力”的横向维度和“个体一社会”的纵向维度初步建立了老人无力感结构;环境、关系、政治、个性和健康等基本要素构成了老人无力感的结构框架。老人无力感结构为以增权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介入提供了路径和关注点。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代沟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备受瞩目。玛格丽特.米德在70年代末就提出:一条世界性的代沟已经形成。对于代沟产生的社会根源,米德将其归结为社会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转变。“代沟”的概念在80年代初传入中国,并引起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早已有过关于代沟的论述,《红楼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贾政和贾宝玉父子之间的矛盾,挖掘代沟的社会本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将小句按照线性顺序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汉语是"话题突显"(topic-prominent)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突显"(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在汉英口译中,译者必须对汉语句式结构进行相应转换,使译语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时,由于时间紧迫的关系,译者在译语表达上需采取一些策略,从而合理分配精力,保证信息的传递。本文通过对几个汉英口译实例的分析,尝试阐述汉英口译中主位转换的方式,以期对口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物权而不适用于不动产物权。《物权法》颁布之前,就我国不动产物权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学界颇有争论,而以登记作为公示的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不适用此制度。《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这一规定完善了我国原有的物权法制度,使我国在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方面有了开拓性进展。本文以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及依据为基础,分析其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并提出一些思考,以期完善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是虚拟社会中的社会公德,体现高技术拥有者和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人们的道德状况、道德观念、道德规律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当代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有其共同的思维特征。网络道德与后现代主义具有内在契合性,后现代主义对网络道德的重要影响导致了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应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对后现代主义进行问责,也应看到后现代主义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戏剧翻译中遵循的动态表演性原则入手,将此原则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以例证法阐述了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贯穿其中的以动"置"静,以静"助"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