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货币当局2002-2012年资产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货币当局的资产增长动态机制,以期能够甄别其动态演进路径.实证结果认为,近些年来,我国货币当局月度资产的增长动态强势,但月度增长率极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并且资产的急剧扩张主要是由我国外汇储备剧增所致,衍生了资产的国内外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加剧了资产管理的国际风险;另外,月度资产水平值具有非平稳性,而其一阶差分值具有平稳性,其演化动态路径遵循ARMA(2,4)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
3.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以2002-2011年中国13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信贷资产配置比例与高管团队学历呈显著负相关、与高管团队年龄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高管团队任期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有FDI对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通常忽视自主创新能力,造成对FDI溢出效应估计的偏差。以长三角地区22个城市2002—2010年经验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估计得知:FDI溢出效应整体上表现出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负向影响,但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作用。模型引入交叉项后发现:FDI通过技术外溢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协同影响效应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将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下,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数据,探讨了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是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高,且该促进作用在股权类型上具有异质性。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各项研究假说仍然成立。研究建议,企业应积极完善自身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绿色金融在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19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预防性储备理论,考查企业金融化程度对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同时基于金融化与盈余管理的资金平滑效应,探究"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企业金融化能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在企业金融化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上述的作用机理可概括为"企业金融化-盈余管理-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可为外部管理机构监管企业合理实施金融化、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对产业转移的承接离不开金融支持.安徽省近几年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规模明显加大,但是要保证持续大规模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本文在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强化"区域金融概念"、深度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体系、健全融资体系、构建必要的融资平台、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健全信贷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成颂 《理论界》2007,(10):135-13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什么样的国际金融课程体系才能满足我国对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国内外国际金融研究内容的差异出发,对我国目前国际金融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