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价值问题和价值理论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但是,价值问题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被学者专门进行研究,是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因受前苏联哲学的影响,价值论曾被看作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阵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因此,对价值及价值理论进行学理性分析和阐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解读当今社会现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在分配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无序和混乱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好这一矛盾 ,不仅有助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宏伟的理论文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十六大报告,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层的理论意义.在这里,仅就怎样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报告中所提出的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神话和哲学是古希腊文明的灵魂,神话以诗性直感表征世界,哲学以理性追问万物,二者协调并进使古希腊文明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张力,构筑起诗与思相互融通的精神家园。但是,由于理性的过渡扩张,现代人类陷入了理性机制化的魔圈,使人的思维趋于程式化,精神面临物化,日益失去诗性的美感。人类幸福的终极关怀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诗性直感和哲学理性的关系,重新构筑诗与思繁荣并茂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分析,提出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失衡是城乡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等统筹供给城乡公共物品、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依法治国,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法",通向共产主义"善治"的重要举措。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共产主义是良法向善治的飞跃。良法是以人性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惩恶扬善是良法的目标,也是与恶法区分的标准。康德的"法则"和马克思的"联合体"概念阐释了良法与善治的内在人性结构。良法最终要达到善治,善治即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联合体","联合体"是人性善的复归。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学思维范式转换的桥梁或中介。德国古典哲学为实现这一转换与变革准备了必要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确立人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根本原则,康德是这一根本原则的开创者。而费希特与谢林则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根本原则,为现代思维范式的创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在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产生之初就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对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批判。这个批判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是科学哲学中的巨匠,是科学哲学界熟知的历史主义代表人物,但《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后现代转型》一书打破了以往的定位,在后现代/文化转型这一新的视域下对二人做了独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谢林的自然哲学中包含着诸多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样,在他的先验哲学和历史哲学中也包含了出色的辩证法思想。谢林将辩证法发展到了自为阶段,为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辩证法内部隐藏了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