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恩格斯在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指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有待于创造。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经济科学的东西,几乎只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它从批判封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的残余开始,证明它们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形式所代替,然后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交换形式二者的规律从正  相似文献   
2.
<正> “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这个命题,是由列宁明确提出来的,并由毛泽东同志作了说明和发挥。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近年来这个问题又重新提起,有些同志干脆否认了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之间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说明对这一众所熟知的命题还应该进一步讨论。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命题提出的历史。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深入地触及到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的关系问题的是黑格尔。他从“肯定自身的同一”,“否定是具有非同一规定的差别”,否定之否定则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入手(参见《小逻辑》第256页),把矛盾内部的否定性看作是辩证法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内在源泉,是矛盾的本质。他所说的否定性,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斗争性,并通过肯定与否定关系的探讨,深入到矛盾内部结构中去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上一个世纪末,俄国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司徒卢威,企图通过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歪曲来篡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唯物史观。他煞有介事地捏造谎言,说在马克思的理论叙述中有“不清楚的地方,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不是别的,而是具体的经济关系的、或用法学上的话来说,法律关系的抽象总和,两者都是独立的实体或‘物体’。只是因为这一不清楚的地方,才可以说到整个的生产力对整个的法律关系的矛盾或适应,才认为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冲突(……)是社会革命”。(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第578页)在这里,司徒卢威根据经济关系在法学语言中称为财产关系这一点,毫不费力地就将生产关系变成了法律关系的抽象总和;然后便用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矛盾,代替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后他公然宣布: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理论是围绕着经济与法律的矛盾旋转的。针对司徒卢威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肆意歪曲,普列汉诺夫写了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自从人类脱离动物界,自由便作为人的本性开始生成,于是在古代哲人的头脑里就已经萌生出自由的观念。然而,人类在早期所占有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不断扩大,与此相应地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也就日渐增进。尤其是当人类历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窒息自由的封建社会以后,广大人民对自由的珍视和渴望就更加强烈了。资产阶级把自由作为战斗的口号和旗帜,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存在?目前的哲学辞典和教科书上的一般说法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口、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这个定义来源于斯大林。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写道:“社会底精神生活所由形成的来源,……要到社会底物质生活条件中,要到社会存在中去探求”。“社会存在怎样,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怎样,社会观念、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也就会怎样。”“决不应当从马克思的话  相似文献   
6.
(一) 人是什么?人的本性、本质是什么?这对于我们“人”来说,原本是些最普通、最常见、最切近的问题,然而,真正弄通它们却不容易。在哲学史上,围绕人的问题形成一桩千古难解的疑案,直到今天也没有了结。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三千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面前就昭示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当人们一旦具有了逻辑思维能力,便想把自身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