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赖希认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既不能简单地归结在大众的精神变态,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法西斯党徒的理论欺骗,它与群众的社会心理与性格密切相关。德国大众的权威主义性格结构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强化父亲的威权形象,这是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心理土壤。从弗洛伊德与马克思思想的结合处出发,赖希认为要走出这种压抑性的社会性格,需要实行性经济、劳动民主和自由,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性格,建构自由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中是否还存在着一种哲学的批判精神?如果有,这种批判精神与实证化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处于何种关系?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将实证科学改造为一种批判的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柯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对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客观描述与哲学批判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仰海峰 《东岳论丛》2008,2(2):105-113
矛盾的多元决定理论是阿尔都塞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正是通过这一理论,阿尔都塞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简单本质理论,反对将马克思的思想解释为一种简单的经济决定论,认为在这种解释中,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的区别无法显现出来。阿尔都塞的这一思考,在后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有着不同的解读。一种是去除多元决定理论中的生产方式的最后决定因素,将多元因素解释为话语链接实践;一种是坚持阿尔都塞从生产方式出发的解释框架,但将这种解释框架平面化,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合法性问题———评朱宝信先生近年来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仰海峰(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南京210003)朱宝信先生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界的活跃人物,他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进行了系列的论述,并提出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异化劳动范式的湮灭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常说,往往人们自以为十分熟知的东西也正是最不理解的。后来19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口号叫“陌生化”,其意思是讲文学的本质是将日常熟知的现象通过艺术变形变得陌生起来,以达到重新震撼人心的层面(“剧场效果”)。学术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传统哲学解释框架,许多看起来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新的语境中都成为一个更高层面上的逻辑盲点,我fll不得不认真地重新审视,以求达及一个新的理论维度。这里,我们只界说一个概念,即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的劳动规定。在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相似文献   
6.
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视域仰海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经济系南京210003)在1859年《〈政治经济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  相似文献   
7.
丰子义指出,论从史出,马哲史的文本研究始终是“论”的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马哲史研究不能是呆板的诠释学,必须以论带史,以问题方式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强化“论”的点击以激活马哲史的研究。杨学功强调,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必须走出趋史避论的“客观历史编纂学”的误区,只有史论结合,双向互动,互相促进,才能走出马哲史研究的困境与低谷。聂锦芳结合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创作史的具体分析,指出马克思在理论与理论史的关系问题上最具有自觉意识,而这正是今天的“历史阐释学”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话题。仰海峰通过揭示克罗齐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方法论意义,认为在马克思文献的现代阅读中,马克思的文献是需要重新激活的对象,而这种激活与当代的历史与思想情景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仰海峰 《求是学刊》2003,30(3):14-19
20世纪40年代之后,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构成当时欧洲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巴特是其中一位重要代表.与法兰克福学派从思辨角度批判大众文化不同,巴特主要从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方法入手,揭示经过大众传媒这一中介后,大众文化如何将自己建构为一种符号机制,并在日常生活中将人们吸收到这个体制的过程.巴特认为,这不再是人直接被物所支配,而是人被符号创造出来的虚像所支配,这是现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流行体系>是巴特结合结构语言学方法分析大众文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如何看透资产阶级物化与物化意识,达到无产阶级的意识自觉,这是青年卢卡奇的理论指向。怎样实现这一点呢?在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分析中,这是以一种历史认识论完成的。只有实现了对历史的认识,看清了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存在,无产阶级才能在历史中超越资本主义。因此,历史认识论构成了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基础。怎样才能达到对历史的认识呢?青年卢卡奇区分了历史认识论中的三个层面:直观、反思与总体意识。在他看来,科学的历史认识是通过批判直观与反思认识、以总体性认识为基本特征的认识。直观的认识指的是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0.
将马克思的经济学与海德格尔哲学相结合 ,分析伪具体世界的建构 ,这是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一书中重要的理论主题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这是继卢卡奇关于物化世界的分析后又一理论高点 ,是科西克的理论成就之一。从马克思历史现象学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深层上理解科西克 ,更有助于我们发现科西克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澄清理论基础。伪具体世界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在科西克的思考中 ,他主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是社会生活层面的伪具体世界建构 ;一是伪具体世界在思想观念中的投射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