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鱼游泳能力对体长的响应及其在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讨鱼类体长对游泳能力的影响并为鱼道水流的设计提供参考,该研究在封闭水槽中使用"递增流速法"测试了海南省某水利枢纽鱼道目标对象的游泳能力,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试验鱼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的直线回归方程和Kaplan-Meier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试验鱼体长增大,相对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体长/s)均减小,体长和鱼类速度的相关关系可用直线方程表示,且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的直线方程拟合效果比未经过对数变换的拟合效果更好,其中R2由0.664~0.725提高至0.907~0.933。2)根据鱼道设计规范、导则及文献,结合本工程目标过鱼对象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m/s),建议本工程鱼道进口诱鱼流速控制在0.35~0.47 m/s,池室流速控制在0.21~0.59 m/s,竖缝流速控制在0.57~0.74 m/s,出口断面至下一个池室之间的流速控制在0.21~0.50 m/s。鱼类体长对相对游泳速度(体长/s)产生了负面影响,鱼类游泳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可对鱼道水流设计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 Zhu Cao, 1989是一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其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水域。2014年1-12月在金沙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下游江段逐月采集样本,对其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前鳍高原鳅的性成熟个体在1-2月以及9-12月出现,其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在12月份达到最大值;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全长分别为雌性72 mm,雄性78 mm;繁殖季节雌雄性比为0.98:1;平均卵径为0.64 mm,卵径分布呈单峰型;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1428-6356粒/尾,平均值为3834粒/尾;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250-938粒/g,平均值为535粒/g;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繁殖季节的水温变动范围为9.3-20.6 ℃,平均值为14.1 ℃。研究表明:前鳍高原鳅有明显的产卵集群情况,且其为一种均衡策略者鱼类。本文能够为前鳍高原鳅资源的保护,特别是为其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1选题理由经过现场音频配线卡接作业调查发现,传统音频配线施工方式下存在以下问题。现场施工时,一次只能卡接1根芯线。音频卡接完成后,现场不能对卡接质量进行检测,平均每个变电站至少出现返工1次。10名班组成员针对100回线进行了传统卡接操作实验,每个人均进行了3次试验,试验结论分析:施工人员卡接1根芯线耗时并不多,但是一旦卡接多根芯线时,就存在单一动作连续重复劳动,胳膊酸痛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下游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其成为众多重点保护、濒危、珍稀和特有鱼类等集中分布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中心,但近年来因高密度、高强度梯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阻隔影响而明显衰退。为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连通性以减缓不利影响,以流域为单元,基于金沙江下游干流及支流DEM和水库、水电站建设数据,采用树状水系连通性指数方法分析流域内由于大坝所造成的阻隔影响,并对金沙江下游纵向连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大坝通过能力逐步提升,尤其是提升至0.7后,水系整体连通度呈显著增大趋势,连通性明显向好;金沙江下游水系连通性修复次序建议为,第一期:黑水河、西溪河、牛栏江;第二期:普渡河、西宁河、龙川江、鲹鱼河;远期:横江、普隆河、美姑河、以礼河、勐果河、小江。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和实施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工程及行动计划、促进水生生物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经济型酒店的投资高回报率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我国目前的饭店业市场中仍有许多处于亏损状态的低星级饭店,如果将其改造为经济型酒店,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改变其经营状况。通过对低星级饭店自身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将其改造为经济型酒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2022年6-7月和11-12月在大宁河巫溪段开展了逐年渔获物调查,对该河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年际变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峡水库175 m正常蓄水后,该河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的对策。结果显示:10年间共采集到鱼类72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的Jaccard指数值在0.85-1.00之间,种类组成在各年间差异不显著。巫溪段鱼类的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值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在年际间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则呈现先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巫溪段共分布有优势种7种,包括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宽口光唇鱼Leptospira latifolia),以及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鳞白甲鱼)。鱼类群落结构在2016年和2018年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喜流水性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或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在渔获物中相对丰度的减少,以及广适性的小型鱼类在渔获物中相对丰度的明显增加,是导致巫溪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动的主要原因;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在巫溪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议通过实施就地保护、生态景观修复、非土著鱼类控制等方式,加强对巫溪江段特有及重要鱼类种类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湄公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正遭受着严重威胁,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呈严峻态势。以湄公河干流老挝沙湾拿吉-柬埔寨桔井段及重要支流为研究区域,结合生境要素空间异质性,利用空间聚类法对其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地貌特征提取的水生态2个一级区能较好的体现区域水资源分配状况和供给功能;基于流域水系河网、土壤及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5个二级分区能反映人类活动对区域水生生境及水质的影响。水文、水生生物及水质数据分别验证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跨界河流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年和2019年5-7月以及10-11月在小江回水区江段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及生境数据收集,采用多元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小江回水区江段非生物因子时空变动与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动的关系,揭示了三峡水库正常蓄水运行后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和2019年共在小江回水区江段采集到鱼类74种,隶属于7目15科56属,其中优势种鱼类1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外来鱼类5种;小江常年回水区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9年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小江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间无明显差异;小江常年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时显示明显的季节性变动特征,然而在2019年时季节性变动特征变得不明显;小江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时均显示明显的季节性变动特征;总磷含量、磷酸盐含量、水温和流速显著影响着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格局,其中磷酸盐含量和水温是驱动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动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尽量维持小江变动回水区的自然生境特征、采取措施控制小江常年回水区外来物种的数量以及严格控制外源营养物的输入,对于保护小江回水区江段土著鱼类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遥测作为一种射频识别和电磁感应相结合的技术,是开展鱼类行为学原位观测的一项重要手段.采用该技术进行鱼道过鱼效率评估,需解决该技术监测有效性及鱼类洄游轨迹量化分析等问题.该研究以大渡河安谷竖缝式鱼道为试验案例,以该水域的优势物种(白甲鱼和唇?)为试验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