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4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栉孔扇贝升温育苗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方式,它具有许多优点;(1)苗种时间早、规格大;(2)可充分利用育苗水体,进行多茬育苗;(3)可提高扇贝养成产量,而且扇贝个体大,价格高;(4)可充分利用扇贝每年的2个快速生长期,缩短栉孔扇贝养成周期。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蛤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生态与繁殖习性 1.生态习性 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帘蛤科双壳底栖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泥砂质的潮间带,以高潮区的下部为多。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季节及底质有关,幼苗在表层0.5cm左右,2~3龄可埋栖6~8cm,大个体甚至深达15cm;炎夏或严冬栖息较深;含砂量大的底质,埋栖较浅。迁移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皱纹盘鲍幼鲍溃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从患有溃烂病的皱纹盘鲍幼鲍体上,分离到一种致病性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为皱纹盘鲍幼鲍溃烂病的病原菌。显微镜观察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极生1~3根鞭毛,能运动的杆菌,大小为0.7~0.8×2.3~2.8um。经细菌分类试验鉴定,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H值5.5~8.5。该菌在培养基B上产生蓝色的荧光素。能利用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果糖、D-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海藻糖发酵反应阳性,不能发酵乳糖、麦芽糖、鼠李糖、蔗糖,可分解山梨醇、肌醇、肌苷。过氧化氢酶、脲酶、氧化酶、及明胶液化反应阳性;能利用柠檬酸,不还原亚硝酸盐,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MR和V.P.试验阴性。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杆菌。还进行了病原菌药敏试验,该菌对卡那霉素、呋喃唑酮、恶喹酸敏感,这些药物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4.
牙鲆对维生素C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于1998年7月至8月,在青岛市红岛育苗场进行,每个试验水池有效水体0.35m~3,饲养时间30d。 1.2 试验用维生素C选用L-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LAPP),VC含量为15%。试验分10个处理,每个处理中LAPP含量分别为(mg/kg):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每个处理设3个平行,共30个试验单元,每个试验单元放养牙鲆15尾。……  相似文献   
5.
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减少水产养殖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维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大型藻类生物滤器用于养殖废水生物修复和环境控制的原理、依据、研究现状、修复效果以及应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 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卵黄发生。卵母细胞的发育可分为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与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2 个阶段。卵黄颗粒来源于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吞饮小泡等多种细胞器。  相似文献   
7.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 :水温 2 5~ 2 5 .5℃ ,精卵混合 10min时 ,将受精卵浸泡在含 6-DMAP 60 0μmol/L的海水中 15min ;决定三倍体产生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 :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6-DMAP浓度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 ,但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范丽敏  梁英  田传远 《水产科学》2012,31(5):249-254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棕鞭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营养盐浓度(f/4、f/2、f、2f、4f)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密度、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2f时,该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由此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棕鞭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营养盐浓度是2f。不同营养盐浓度对棕鞭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影响,培养6~10d,f/4处理组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最低,其次为f/2处理组(P0.05)。培养7~10d,2f处理组的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培养结束时(第10d),各处理组细胞密度和总脂含量依次为:2f4fff/2f/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f/4~2f时,棕鞭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和总脂含量与营养盐浓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营养盐浓度为2f~4f时,上述各值与营养盐浓度则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是海洋与渔业大省,多年来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和出口创汇总额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的海水养殖也是非常先进的,不少海水养殖品种、养殖方法都是在山东省首先突破技术难关,从而在国内推广,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均是由山东省首先发起,进而带动全国的海水养殖事业健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基本设施:砂滤井8个,为完全封闭的,每天可供水500米3。可供贝类育苗的育苗池10个,育苗水体共260米3;无沉淀池和砂滤池,只有1个小型的砂滤罐,锅炉为海水直接升温炉。(2)育苗其他器材:和常规育苗所用方法相同以及水质分析仪器等。(3)育苗种类:2~5月进行海湾扇贝育苗,亲贝为5000个,大小5厘米。5~9月进行太平洋牡蛎升温和常温育苗,太平洋牡蛎种1000个,大小10~15厘米。2.方法(1)育苗方法:和常规方法相同,亲贝入池水温是12℃,海区水温为4℃,经过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