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对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进行了探讨.采用混合溶剂浸渍法分别提取鲜毛竹叶、腐解9个月后的毛竹枯枝落叶和腐解土中的化感物质,用丙酮两相溶剂萃取法萃取分离,得弱极性化感物质和极性化感物质.分别设50、100和200 mg/L 3个化感物质处理组,分别测定其对阳春砂仁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盛期和发芽结束时间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鲜毛竹叶化感物质对阳春砂仁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而腐解9个月后的毛竹枯枝落叶和腐解土中的化感物质则对阳春砂仁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部分还呈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弧菌病的发作往往伴随弧菌侵入虾体,破坏肝胰腺。笔者对不同产区(广东、广西、海南、山东等地)出现白便、红体、偷死、空肠空胃等常见症状的对虾进行解剖检测,超过85%的病虾体内(肝胰腺或肠道)含有弧菌,且肝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3.
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水产养殖中鱼类诺卡氏菌病及其诊断方法、防治手段,为鱼类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检索、查阅近10年国内外有关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主要症状、解剖、生物技术阐述鱼类诺卡氏菌病诊断方法和按化学药、生物药、中草药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鱼类诺卡氏菌病发生的最适水温是25~28℃,主要症状为病鱼体表出现损伤、溃烂、出血、腹部膨胀等现象;解剖病鱼腹腔有黄色液体,肝、肾脏、脾脏有大量白色结节;生物技术诊断主要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免疫疫苗处于实验研发阶段;鱼类诺卡氏菌病的防治一般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配合药物拌料投喂,连续用药3~6天,治愈率在20%~60%之间。由于对鱼类诺卡氏菌病没有确切的诊断方法和不合理使用化学类药物致耐药菌增加,使防治鱼类诺卡氏菌病变得更加困难,而中草药在防治鱼类诺卡氏菌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查阅了国内外水产药物相关文献,阐述我国水产药物滥用现象,揭示并分析滥用水产药物的危害及其问题,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藻类的生理特性,不同养殖季节,阶段优势藻种,环境因子对藻相平衡的影响,藻相平衡的调控等几个方面阐述藻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探讨藻类变化对水产养殖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藻相平衡,以期为健康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抑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近年来中药抑菌试验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草药体外抑制弧菌属、气单胞菌属、爱德华氏菌属、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中的致病菌阐述,并归纳总结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在体外抑菌试验中,五倍子和黄连对弧菌属致病菌的抑、杀效果较好;五倍子、五味子、乌梅对气单胞菌属致病菌的抑、杀作用较好;五倍子、诃子对爱德华氏菌属致病菌的杀菌作用较强;黄连、大黄对黄杆菌属致病菌的抑、杀效果理想;宣木瓜等对假单孢菌属致病菌的抑、杀作用较好;中草药对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体外抑、杀效果理想,体内抑菌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运用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诺卡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源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细菌主要有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杀鲑诺卡氏菌(Nocardia salmonicida)。鱼类诺卡氏菌病在每年的4-11月皆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10月,在水温25~28℃时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草药防治寄生性鱼病的文献,系统的介绍了常见的寄生性鱼病,并就其中草药防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寄生虫数量达到或超过其危害阈值时,均会构成鱼类病害,危害较大的有斜管虫、双穴吸虫、头槽绦虫、锚头鳋等,控制病原体数量于危害域值之下是鱼病防治的基本策略之一。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加强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化学类兽药导致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引起愈来愈多人的担心。中草药不仅具有防治疾病、提高免疫及促生长发育等作用,相对来说还具有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复方中草药KFJ制剂对感染弧菌病的凡纳滨对虾免疫活性的影响。在设定的时间取样测定正常组、感染发病对照组和感染发病给药组的肝胰腺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与感染发病对照组相比,从第6h开始,感染发病给药组的肝胰腺中T-AOC显著提高(P0.01),第12h出现最大差异,差距达9.7U/mL;在3h之后感染发病给药组和感染发病对照组肝胰腺的ACP活性出现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感染发病给药组ACP活性3~24h呈上升,感染发病对照组ACP活性在3h达到最大值,5h之后开始下降;在3、6、12、24h感染发病给药组AKP活性与感染发病对照组之间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h感染发病给药组与感染发病对照组差值最大,为13.03U/mL;而正常组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复方中草药KFJ制剂能提高虾肝胰腺T-AOC、ACP、AKP活,能提高虾的免疫能力和抗病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