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卤虫培育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对我国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几个重要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及盐类组成、光照强度以及光照周期、pH、培养密度等对卤虫卵孵化及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花鲈(Lateolabraxaponicus)又称鲈鱼、寨花等,隶属硬骨鱼纲(Osteichsthy)、鲈形目(Perciformes)、鳍科(Servanidae)、花鲈属(Lateolabrax),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沿海,属浅海近岸中下层经济鱼类。花鲈适温范围广,是我国南北方皆可养殖的少数经济鱼种之一,其适盐性也强,无论海淡水都可养殖,且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由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港湾养殖、池塘养殖发展到现在的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其中,稳定的规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耐高铵及耐盐特性,对铜麦6号、中国春及抗逆性较强的烟农19、三抗10号、矮优王、烟农21、山农25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发现铜麦6号的耐铵指数位列第一,耐盐指数位列第二。以中国春为对照品种,在高铵、高盐及其双重胁迫处理下,测定其苗期的叶片鲜重、根鲜重、主根和第一叶叶片长度以及根冠比,发现高铵、高盐及其双重胁迫处理7 d后,铜麦6号的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高于中国春(除铜麦6号的根冠比在高盐处理1 d后低于中国春外),说明铜麦6号具有较强的耐高铵和耐高盐特性。进一步采用qRT-PCR检测小麦苗期谷氨酰胺合成酶TaGS基因家族成员(根中TaGS1;1、TaGS1;2和TaGS1;3基因以及叶片中TaGS2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高铵、高盐及其双重处理均可诱导铜麦6号苗期TaGS基因上调表达,且高盐处理下上调表达更明显,其中除高铵与高盐双重处理7 d后的TaGS1;2基因以及高铵和高盐处理1 d后的TaGS2基因在铜麦6号中的表达量低于中国春外,其他三种处理不同时间点铜麦6号中这两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中国春。这些结果说明,铜麦6号苗期TaGS基因家族与其耐高...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识别贝类的科学方法,运用电子鼻区分不同种类和不同加热温度的贝类,建立一个包含所有种类和温度的贝类模型,通过判别函数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区分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加热温度的贝类;建立的贝类气味指纹模型的成功率可达到95%以上。可知利用电子鼻建立贝类的气味指纹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准确灵敏,可为食品特别是水产品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了Tegillarca granosa(Linnaens,1758)属于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其血鲜红色,传为滋补佳品,深受南方民众喜爱,需求量相当大。泥蚶的生殖力较强,活动能力较差,不能潜入较深泥里,以刚埋没全身为限。由于堵港,围滩养虾,环境污染,捕捞过度等原因,泥蚶产量逐年下降。从60年代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泥蚶养殖年年要到北方购苗。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皮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及液态发酵的方式进行食用菌培养,通过直尺测量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定了杨树菇、杏鲍菇、山鸡1号、毛木耳、鸡腿菇等食药用真菌在玉米皮渣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产酶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各菌株均可在玉米皮渣培养基中生长,其中榆黄蘑、白玉菇、金针菇、山鸡1号等生长速度超过了其在PDA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试验用各菌均有纤维素C1酶、木聚糖酶等生成,毛木耳是纤维素C1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均较高的菌株,其次是海鲜菇,金针菇的纤维素C1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均最低;各菌均未见阿魏酸酯酶的生成。各菌株发酵液中阿魏酰低聚糖含量不同,以海鲜菇发酵液中最高,为1 516.81μmol/L,这与其分泌胞外酶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山楂种子呼吸代谢与休眠的关系,将山楂种子层积处理一个冬季,测定层积前后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山楂种子经层积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增加;G6PDH,MDH,CAT和SOD活性提高,呼吸加强;呼吸代谢以磷酸戊糖途径为主,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无氧呼吸的总和变化不大,由非糖物质作为呼吸基质的比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运用电子鼻检测鲐鱼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化学方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组胺、pH值以及鲐鱼质构,综合分析低值青皮红肉鱼-鲐鱼在常温、4℃和-20℃下新鲜度及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常温以及4℃贮藏条件下,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可以区分不同贮藏天数的鲐鱼,而在-20℃,PCA的累积贡献率只有74.77%,不能有效区分开.在常温贮藏,TVB-N、组胺和pH值各项指标检测第1天,鱼肉即开始发生腐败;在4℃贮藏条件下,第4天开始即发生腐败;在-20℃,鲜度品质未发生大幅降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鲐鱼各参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不同贮藏温度下,TVB-N和组胺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此外,质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冻藏可以有效减少鱼肉在贮藏过程中鲜度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南北养殖仿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参,而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北方养殖刺参。南方养殖刺参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7.00±0.12)g/100g(干质量),高于北方刺参的(52.58±0.11)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0±0.04)g/100g,(14.38±0.21)g/100g,差异显著;南北刺参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9%和3.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82.74±1.14)%、(78.53±0.67)%。  相似文献   
10.
浒苔玉米面条双螺杆挤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作浒苔玉米面条的工艺流程,以浒苔、玉米为主要原料,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加工添加浒苔的玉米面条,研究套筒末端温度、浒苔添加量、螺杆转速对面条感官品质及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面条的最佳工艺为套筒末端温度90.14℃,浒苔添加量15.53%,螺杆转速150.08r·min-1;此条件下,干物质损失率和煮制吸水率的理论预测值分别为12.76%和112.69%。验证试验表明,干物质损失率和煮制吸水率分别为12.94%和112.56%,与响应面的预测值基本吻合。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浒苔食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