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参是我国传统的滋补海洋食品与重要的经济水产品。海参极易自溶的食品原料学特性决定了绝大部分海参原料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进入市场流通与消费,使得加工成为海参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明确海参在加工过程中的组分与食品结构变化,是阐释海参产品品质形成机理的核心,对设计开发海参高品质加工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是关乎海参产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概述了海参的组分及食品结构特征,归纳了海参的关键加工环节,以此为背景着重梳理了海参在水煮、干燥、复水、酶解、即食海参加工等过程中组分及食品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入研究的建议,以期加速上述科学问题的解答、推动海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湿度对甘薯愈伤的影响,本试验以普薯32号甘薯为原料,人工模拟机械损伤后于25℃、不同相对湿度(RH50%和RH80%)条件下愈伤,通过比较甘薯木质素生成、失重率、呼吸强度、愈伤过程关键酶活性、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差异,评价湿度对甘薯愈伤的影响。结果表明,RH80%条件下较RH50%更有利于甘薯愈伤木栓组织的形成,在愈伤4 d时甘薯木质素积累达到最高。与RH50%组相比,RH80%条件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薯愈伤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提升总酚、类黄酮含量,促进呼吸高峰提前,降低甘薯重量损失。相关性分析表明,RH80%条件下愈伤,甘薯木质素含量与PAL、POD、PPO活性及总酚、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为甘薯采后愈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