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广根 《内陆水产》2005,30(9):14-1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嘎牙子.为广分布性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干、支流水系中均有分布,喜栖息于缓流水体中,且喜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黄颡鱼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饲料来源较易解决,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2.
小体积网箱养殖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见效快等特点,水体的交换比传统的大网箱更快,可以创造并维持更好的水质条件,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2003年我们进行了小体积网箱高效养殖试验。平均每立方米产鱼130千克,每立方米纯收入300余元。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县自2001年开始发展鮰鱼产业,目前鱼养殖已形成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是我县强县富民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双季稻田养鱼,早稻收割后,田间裸露,中午时田水温度可达40℃以上,田鱼容易死亡。因此,怎样控制水温防止死鱼是广大农民非常关心的事。我县广大渔农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度夏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中部和东部的淡水和咸淡水中,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为了探索80:20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笔者于2004年在峡江县砚溪镇江钢农场进行了80:20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郾适当追施化肥,少施或停施有机肥夏秋季节,鱼池适当地追施化肥,可以使池水中浮游植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每亩鱼池每次施尿素1郾5~2郾5千克,磷肥2郾5~5千克。每7~10天施一次,可使天然饵料生物保持较高的数量和较理想的种类组成。2郾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措施,加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如铁、锰、硅等,冲淡水中有机质,包括鱼类代谢的有毒物质。在早春和晚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水温高,又是鱼类摄食旺季,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并排出部分老水,具体加水量视水的肥度、…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2008年在江西省峡江县棚仔下鱼种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彭泽鲫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池条件池塘面积5亩,水深2米,池底平坦,无渗水、漏水现象,底泥厚20厘米,池四周水泥砖护坡,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内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斑点叉尾鮰疾病种类调查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践经验,总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2001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推广冬闲稻田养鱼2500亩,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平均亩产商品鱼181千克,亩获纯利6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