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黑龙江水系鱼类调查所获标本和参考文献资料,对 黑龙江鱼类区系进行了研究。黑龙江水系共有鱼类120种(包括8亚种),隶属82属24科;河口海淡水鱼类和溯河性鱼类为22种,纯属淡水鱼类计89种,尚包括移植放流鱼类6种,土著鱼类仅为92种。  相似文献   
2.
西藏纳木错的鱼类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纳木错系藏语,意为天湖,是青藏高原第二大湖,位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海拔4,718米,为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湖中的鱼类资源以往尚未进行调查和开发利用,是一个处女湖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开发纳木错的鱼类资源为人民提供鱼产品和制造鱼粉作为牲畜的高蛋白饲料,于1980年6~7月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还有西藏农牧厅、西藏水文总站、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六○九七部队等。调查内容:水文状况和理化状况,浮游生物和鱼类。原计划设东(纳木湖区)、中(巴日尼尔)、西(德庆)三个工作点,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又值雨季,西部德庆未能到达,改在东、中之间的扎西多增设一个点(见图1).  相似文献   
3.
西藏当曲河的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7月上旬在西藏拉萨河上游支流当曲河进行调查,采集到鱼类标本113号,经鉴定为6种和1种自然杂交鱼类。  相似文献   
4.
在扁吻鱼极度濒危,采捕、储运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利用人力拉行的三层流刺网和自行设计、制作的“水道活鱼储运变形布箱”和“活口筒形布袋”在河道中采捕扁吻鱼成鱼112尾,成活76尾,加上原有成鱼,现有扁吻鱼成鱼92尾。扁吻鱼的性腺发育的再成熟需两周年以上,经过三年的精心饲养、已有10尾雌体的性腺发育到Ⅳ期初和有10尾以上的成熟雄鱼,为2006年生产性人工繁殖打下物质基础。2005年4月25日采捕到成熟亲鱼,经过人工采卵受精,获得约5万粒受精卵,受精率为91.47%;孵化率为80.10%,出苗36 779尾。由于遭到小瓜虫等寄生虫的侵袭,饲养到5月21日的成活率为43.64%,培育到10月25日,平均体重为6.5g、成活率为40.80%。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勒泰地区不同水体浮游生物种群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9年调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30处不同水体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占59.2%,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呈单峰型。湖泊、水库、坑塘和河流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别为4.359mg/L、2.706mg/L、6.231mg/L和1.976mg/L,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为3.32mg/L、3.773mg/L、1.859mg/L和0.544mg/L。全区湖泊、水库、坑塘浮游生物产量为99096.71T,鱼产潜力43982.4T。讨论了水体营养类型的划分和渔业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鱼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7年对伊犁河(中国境内)进行鱼类和水域生态调查研究,采集鱼类标本7000余尾。经鉴定整理计32种,隶属于6目9科27属。其中土著鱼类仅10种,具有经济价值的5种,随着鱼类的人工移植与驯化,伊犁河的鱼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已被记载的裸腹鲟、西鲤、东方欧鳊和梭鲈外,这次调查被列入新记录的有:短头、草鱼、鲢、鲫、银鲫、赤梢鱼、贝加尔雅罗、欧鲇,以及小型鱼类:条、中华、麦穗鱼、棒花鱼、北方泥鳅、青、黄鱼、褐栉虎鱼和波氏虎鱼等17种。并研究了伊犁河鱼类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1992年起对濒危物种──新疆大头鱼的生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水域有: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及其上游托什干河和库马里克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及上游开都河和天鹅湖、大西海子水库、渭干河水系及克孜尔水库和车尔臣河及新发现的喀依拉克湖等水域,行程10000多km。初步查清了新疆大头鱼的分布范围、生态要求及其数量演变。新疆大头鱼分布的海拔高程为800~1200m之间,最高不超越1500m。栖息于水温较高的静水或缓流的湖泊中,仅为了产卵进行短距离的溯河徊游。现存有新疆大头鱼的水域仅为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系的克孜尔水库,并在库区下的河道中发现幼体。目前新疆大头鱼物种已极度濒危。新疆大头鱼系裂腹鱼亚科中生长快、个体大、性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的大型食肉性鱼类。运用Von.Bertalanffy的理论生长方程求得的生长参数:-K=0.063;to=0.275;L=118.2cm;W=25884g;tip=17.1龄;tmax=47.2龄。与历史上捕获的最大个体基本一致。并对新疆大头鱼的食性、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新疆大头鱼濒危的原因:1、新疆大头鱼生物学特性的本身决定它对环境要求苛刻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水面如何高产稳产,在全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经过实践,把池塘精养高产的养殖工艺和大水面的优越的生态条件结合起来,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何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提高大中型水域的鱼产量是我们目前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今年省水产总公司决定在镜泊湖的西湖岫进行试  相似文献   
9.
扁吻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扁吻鱼的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获得第一手的扁吻鱼生物学资料。发现扁吻鱼依靠其上、下颌骨上附生着的特异“拟小齿”(Pseud-denti- cle),捕捉他种鱼类为食;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外腔”内,不外露;扁吻鱼的性成熟需6~7年,而扁吻鱼性腺发育的再成熟需两周年以上,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77 772±128 8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4.6±18.3粒/g;成熟卵为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46±0.08mm,同步成熟,一次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河水上涨之始,即为扁吻鱼的产卵繁殖期。本扎提河—克孜尔水库中的扁吻鱼捕捞群体由2000年的平均体重2.67kg至2005年平均体重增达7.09kg,个体老龄化,资源严重衰退。并对扁吻鱼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文章最后对扁吻鱼的濒危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及提出建立扁吻鱼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扁吻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