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利用抗、感矮化病毒病的花生品种ICGV86699和远杂910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重组近交系群体(RIL),采用SSR技术和BSA分析方法,结合F6各个家系接种病毒后ELISA的鉴定结果,得到1个与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XY38。此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5cM,具有作为抗性育种辅助选择技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远杂9102与中花5号杂交构建重组近交系(RIL)群体,进行人工接种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RIL群体对黄曲霉的产毒抗性存在较大变异,产毒抗性为受亲本加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且存在超亲优势,因此利用微效加性基因的累加和互补提高产毒抗性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RIL群体中黄曲霉产毒抗性与百果重、含油量、青枯病抗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不存在紧密连锁关系。初步筛选到大果、高油、兼抗青枯病与黄曲霉产毒的优异材料,可以作为进一步育种研究的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3.
4.
传统的PDCA循环方法具有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运营管理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缺乏创造性、缺乏沟通与协作及知识共享、受全面质量管理中"顾客是上帝"思想的局限及缺乏潜在知识挖掘等缺点。基于已有PDCA循环理论,提出了接力链螺旋(Relay Chain Helix,RCH)循环技术,阐述了其运行原理、操作步骤、操作流程及其运行特点。该技术不仅能够解决PDCA循环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系统的创造性及提高持续改进的质量与效率。经过在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推行应用,该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使大坝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创造了混凝土大坝无裂缝的施工奇迹。  相似文献   
5.
从湖北红安发病花生根部分离到一个细菌分离物2C1,对该分离物进行了TZC显色反应,致病力的测定,16S rRNA、23S rRNA和鞭毛蛋白基因filC的PCR扩增,16S rRNA PCR扩增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物2C1在TZC培养基上表现出青枯菌的典型菌落形态,对花生具有强致病性,PCR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的产物片段;16S rRNA核苷酸序列具有与其它青枯菌分离物99%左右的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2C1是具有强致病力的花生青枯菌分离物。  相似文献   
6.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二期围堰的防渗墙主要建在上、下游横向围堰堰体内,防渗墙最大高度约74m,成槽总面积达7.95万m2,墙厚1.0~1.1m。其施工的主要难点是: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6个月)完成主要部位的工程量,月最高成墙面积1.38万m2;防渗墙穿过的地层结构复杂,河床段堰体高度的2/3为水下抛填的风化砂和砂卵石,属强透水层,造孔成槽时漏浆严重,孔壁极不稳定,易坍孔;覆盖层中分布有形状极不规则的块石和块球体,钻进时容易导致斜孔;河床深槽部位的基岩系陡直立坡段,钻进时易溜钻、跑钻,嵌岩成槽困难。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地层特点,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渗墙成槽的施工方法,即“钻凿”法,“两钻一抓”法,“两钻三抓(铣)”法,“铣、砸、爆”法,“抓、铣、钻、砸、爆”综合法,“液压双反弧接头槽”法等,工程完工后,由长江委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对其进行了质量鉴定,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脂氧合酶与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侵染玉米、花生等富含油脂的作物种子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具有强致癌作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脂氧合酶(LOX)及其代谢衍生物在曲霉菌一种子互作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LOX活性的增加可提高植物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物的抵抗力,同时由于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生成的脂氧合物如茉莉酸甲酯以及挥发性醛类等物质,可影响黄曲霉菌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因而LOX在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遗传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评述了脂氧合酶及其代谢产物与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从植物一病原菌互作的角度揭示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机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花生胚小叶为外植体优化离体再生条件,通过对再生苗进行筛选,为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胚小叶的再生能力差异显著,在供试基因型中以中花8号不定芽诱导率和成苗率最高,且外植体状态最好。中花8号胚小叶再生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MS无机盐+B5有机成分)+6-BA(4.5mg/L)+NAA(1mg/L)+AgNO3(2mg/L),最佳诱导培养时间为21d。对中花8号再生苗进行筛选浓度实验,草丁膦(PPT)为20mg/L时,可筛选出抗性苗;300mg/L的卡那霉素(Km)可用于较小幼苗筛选,而对较大幼苗则需将Km的浓度提高至4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SRAP标记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种质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4对SRAP引物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11个物种28份材料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28份材料共扩增出327条多态性DNA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95条多态性DNA带,扩增变幅为2—25条。聚类分析表明,28份花生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2~0.75,平均为0.42,A基因组物种Arachis duranensis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A基因组的供体。28份种质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含四倍体种质及A基因组的A.villosa和A.duranensis,第二大类包含B基因组、D基因组及其他A基因组。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仅将第二大类中的B基因组种质A.batizocoi独立作为第三大类;第一和第二个主成分可以解释81%(57.5%和23.5%)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二期下游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工程由于墙深且薄,钻孔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采用了预埋灌浆管工艺,埋管成功率达97%,对钻灌施工中部分孔段“吸水不吸浆”,用湿磨细水 浆液灌注灌入量仍不明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