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亮菌固态和液体发酵多糖及其醒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亮菌在固态、液体两种不同培养基上发酵生长的代谢产物 -- 亮菌多糖进行了研究,以热浸提和冷冻法提取亮菌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亮菌多糖含量,同时进行了亮菌醒酒的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亮菌固态发酵62d时多糖含量最高,液体发酵5d时多糖含量高于发酵8d;亮菌多糖高、低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延长小白鼠对白酒的耐受时间(p<0.05),显著缩短实验小白鼠的醉酒时间(p<0.05),其结果亦优于阳性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亮菌的解酒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桑叶多糖超高压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超高压提取桑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桑叶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k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桑叶多糖的得率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pH和固液比(W:V)时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5min、pH 9.0、固液比1:16,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可达2.23%.同热浸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方法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提取桑叶多糖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形态芡实产品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特性。吸湿率结果表明,干燥芡实产品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经30d,带壳芡实、整芡仁、碎芡仁和芡实粉的含水率分别从吸湿前的10.20%、4.83%、3.93%和0.99%增加到19.78%、20.80%、20.66%和21.27%。对芡实产品吸湿率数据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建立了2个吸湿率数学模型,分别为:幂函数模型W=a.tb,负指数函数模型W=aExp(b/t)。得到了不同芡实产品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模型参数,所得吸湿率数学模型均具有较理想的拟合效果。其中,负指数函数模型结构简单且拟合准确度较高,可用于不同芡实产品在不同湿度环境中的吸湿率预测。  相似文献   
4.
响应曲面法优化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工艺进行优化。以α-亚麻酸纯度为响应值,温度、尿素与脂肪酸比值、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和包合时间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α-亚麻酸富集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8.27℃、尿素与脂肪酸比值3.39、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10.47、包合时间8.91h,α-亚麻酸纯度达70.28%。尿素包合法是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及其在模拟过程中的消化特性。采用α-淀粉酶水解法,以酶解液中还原糖释放率为指标,对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淀粉酶的最优酶解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350U/g、底物质量浓度为10g/100mL、pH值为6,于50℃水浴中水解60~80min。在此条件下,芡实淀粉酶解液中还原糖释放率可达79.61%。体外消化模拟结果显示,芡实淀粉在模拟消化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释放率均远低于酶解过程;且与米淀粉相比,芡实淀粉较难消化。研究认为,芡实淀粉在α-淀粉酶作用下,较易水解;消化模拟过程中,芡实淀粉的可消化性稍低于米淀粉,可能与其中残留的植物多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桑椹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椹多糖。先考察了不同温度、料水比、时间和浸提次数对桑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桑椹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水比对提取桑椹多糖有显著性影响;温度为80℃,料水比为1:30,每次4h,浸提两次为佳,在此工艺下多糖的提取率为5.71%。  相似文献   
7.
家蝇幼虫培养及其抗菌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天然家蝇幼虫的人工培养及Tricine-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出2种抗菌肽(命名为MDL-1、MDL-2),并检测了该抗菌肽的抑菌活性.MDL-1的相对分子量10772Da,MDL-2的相对分子量6091Da.实验结果表明:剩肉菜(骨头和虾皮等)对天然家蝇的产卵引诱力最大;红糖和奶粉的最佳比例为3:1;家蝇幼虫食料最佳含水量为80%;家蝇幼虫单体平均增重最大的最佳培养基为麦麸和骨头的混合物.抑菌活性检测结果:MDL-1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大肠杆菌次之,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差;MDL-2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枯草芽胞杆菌稍差.  相似文献   
8.
魏兆军  廖爱美  贾如  姜绍通 《食品科学》2006,27(12):410-413
本文报道了直接抽提食品污染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方法。污染的食品溶于PBS缓冲液后,直接用含SDS的裂解液裂解微生物细胞。抽提出的微生物基因组DNA在23kb处有清晰条带,利用P1和P2扩增出16SrDNA基因约180bp的目的条带,克隆后随机测定一个阳性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测定的与细菌的KVD-1921-15菌株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小鼠模型,研究了蚕卵粉对诱导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SOD酶和SOD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喂食含5%蚕卵粉饲料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蚕卵粉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没有影响。蚕卵粉对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强糖尿病小鼠的SOD酶活性。RT-PCR和Nor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蚕卵粉可以加强糖尿病小鼠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的mRNA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进一步研究蚕卵粉的生理功能及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宁国山核桃外果皮色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了安徽宁国山核桃的外果皮色素,同时对其外观、颜色,溶解性,光谱特性,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国山核桃的外果皮色素呈酒红色,是一种混合物,溶解性良好,对光的稳定性稍差,但对温度、乙醇、食盐、蔗糖等的稳定性较好。宁国山核桃的外果皮色素是一类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