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锦鸿 《中国油脂》2020,45(7):82-86
以芝麻粕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酚三糖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芝麻素酚三糖苷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芝麻粕中芝麻素酚三糖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芝麻素酚三糖苷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 220 W、提取液pH 7. 7、磁力搅拌转速430 r/min、超声波作用方式为连续,此条件下芝麻素酚三糖苷得率为(4. 31±0. 03) mg/g。  相似文献   
2.
为将芝麻中芝麻素酚三糖苷提取完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以芝麻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温度和超声波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立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中芝麻素酚三糖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作为测定芝麻素酚三糖苷含量的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酚三糖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超声波温度40℃,超声波时间20 min。在最佳条件下,芝麻素酚三糖苷的得率为3.39 mg/g。该预处理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步骤烦琐、耗时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芝麻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生产工艺的多样性,造成产品质量的差异性;营养成分在芝麻制油过程中流失;芝麻油质量与饮食习惯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检测技术存在时效和误差性,使消费市场的管理很被动。建立规范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品种花生红衣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花生红衣中8种酚类物质的方法,对40种花生红衣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为固定相,以A[V(乙酸)∶V(乙腈)=1∶1 000],B[V(乙酸)∶V(水溶液)=1∶1 00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波长检测,在此条件下8种酚类物质能较好分离,且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3.92%),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1.96%)。统计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红衣中8种酚类物质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原儿茶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原花青素C1,儿茶素与咖啡酸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阿魏酸与原儿茶酸、原花青素C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之间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40种花生红衣样品可聚类成三大类。因此,不同花生红衣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酚类物质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可为挖掘我国花生种质资源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酸法去酰胺改性条件对花生蛋白改性效果和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以去酰胺度、水解度以及二者比值为评价指标,分析硫酸浓度、花生蛋白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去酰胺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改性条件,并对改性花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微观结构与溶解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是花生蛋白去酰胺改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同时,硫酸浓度与反应温度也会显著影响蛋白水解。花生蛋白去酰胺的最优条件是:0.30 mol/L硫酸,质量浓度5.5%花生蛋白溶液,85 ℃反应2 h,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脱酰胺度为66.98%±0.54%,水解度为10.56%±0.27%,二者比例为6.34。去酰胺改性基本不影响花生蛋白的一级与二级结构,却会影响蛋白聚集形态,并显著(p<0.05)提高蛋白溶解性。  相似文献   
6.
为证实芝麻蛋白在人体内消化可产生抗氧化肽,采用体外模拟消化芝麻蛋白,分析芝麻蛋白水解产生多肽的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中,芝麻蛋白在1 h内丧失原有亚基结构,最终水解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5 kDa以下的多肽;水解产生的多肽具有抗氧化性,其中胃蛋白酶水解产生的多肽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胰蛋白酶与胰凝乳蛋白酶的水解有助于提升多肽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上述结果表明,芝麻蛋白在人体内消化会产生抗氧化肽,不同消化阶段的芝麻多肽组成有差异,从而造成抗氧化活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旨在为芝麻素酚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高温加热条件下芝麻素酚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并对比了芝麻素酚与α-生育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及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高温加热下花生油会发生显著氧化;在芝麻素酚添加量0.06%、加热温度150℃、加热时间15 h条件下,芝麻素酚对花生油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抑制率最高,且优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α-生育酚及BHT的抗氧化能力;芝麻素酚与α-生育酚及BHT均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综上,芝麻素酚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延缓高温加热油脂的氧化。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花生蛋白亚基组成对蛋白提取率和功能性质的影响,以21个品种花生为原料,测定花生蛋白亚基组成及蛋白提取率、功能性质(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和持油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生蛋白主要由11个亚基(65.4、42.1、40.5、36.8、33.2、25.6、24.4、18.8、18.0、16.1 kDa和15.1 kDa)组成;花生蛋白提取率及功能性质存在品种差异,变异系数均超过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蛋白65.4、42.1、40.5、16.1 kDa亚基均与花生蛋白提取率有极显著相关性(r=-0.706,r=-0.581,r=-0.621和r=0.559),33.2、18.8 kDa亚基分别与花生蛋白溶解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9)和显著负相关(r=-0.541),24.4 kDa亚基与花生蛋白起泡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r=-0.565),42.1 kDa亚基与花生蛋白的持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7)。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颜色花生红衣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花生红衣品种间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生红衣存在较大的代谢差异。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可分离出16 种差异代谢物,颜色较深的花生红衣山柰酚和表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4α→8)-儿茶素含量明显较多,且随着红衣颜色的加深,原花青素、杨梅素和槲皮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富集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共4 条,其中最显著的为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和芦丁等差异代谢物参与此通路,且颜色较深的花生红衣中山柰酚代谢旺盛,颜色较浅的花生红衣中杨梅素和槲皮素代谢旺盛,合成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丁腈橡胶与聚氯乙烯并用胶硫化胶粉在丁腈橡胶中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锦鸿 《橡胶工业》1992,39(2):8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