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兴喜  姚强  王磊  刘林德  王雯雯  韩凯 《食品科学》2009,30(23):309-313
采用酸解法以3 种食用菌病原真菌(木素木霉、蘑菇轮枝孢和顶头孢)为激发子菌株分别制备相应激发子,以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添加到灵芝发酵培养基中,考察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其中顶头孢激发子无论是对灵芝多糖还是对灵芝三萜类物质积累的诱导作用都是三者中最好的,使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积累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6.1 倍和5.2 倍,且最佳作用浓度均为120μg/ml,最佳加入时间分别为灵芝发酵培养的中期(3d)和初期(0d);木素木霉激发子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积累的诱导作用次之,其产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7 倍和4.0 倍,最佳作用浓度均为80μg/ml,并且最佳加入时间均为灵芝发酵培养的后期(5d);而蘑菇轮枝孢激发子对灵芝这两种活性物质积累的诱导作用是这3 种激发子作用效果最弱的。另外,3 种真菌激发子对灵芝生物量的积累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木素木霉激发子以80μg/ml 的浓度在灵芝发酵培养初期加入,可以使生物量的积累比对照增加2.3 倍。研究结果表明,真菌激发子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积累因激发子种类、浓度以及添加时间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已经在酵母菌和多个属种的丝状真菌成功建立起相应的T—DNA插入突变体系,使之有可能成为真菌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发育生物学相关理论研究的潜在工具.综述了丝状真菌质粒DNA转化和T—DNA转化的差别、T—DNA插入突变的主要特点和优点、T—DNA转化丝状真菌的方法以及T—DNA已转化的丝状真菌种类,并对T—DNA插入突变在丝状真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PEG-CaCl2介导苏云金杆菌CryIA(b)基因转化哈茨木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兼具杀虫防病双重功效的工程菌株,通过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 Ⅰ A(b)基因导入生防真菌哈茨木霉中.转化频率约为2~3个转化子/μg质粒DNA.South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Ⅰ A(b)基因已经整合到哈茨木霉基因组DNA中,并且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表达.各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对转化子的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化子不但保持了野生菌株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杀虫效果.转化子Tp1和Tp2对玉米螟幼虫的矫正死亡率分别为75.00%和72.73%.杀虫防病哈茨木霉工程菌株的构建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农药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茶薪菇同时高效生产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发酵工艺.在摇瓶中考察了培养基种类、初始接种量、初始pH值及不同装液量对茶薪菇菌体生长及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第Ⅰ种培养基,在初始pH值为6.5,初始接种量为400mg/L,装液量为200mL时,可同时高效生产茶薪菇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并且产量分别达到2.10g/L和842.51 mg/L.  相似文献   
6.
考察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脂肪酸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对桑黄菌体生长以及多糖、三萜和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的影响随脂肪酸种类以及质量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油酸有利于桑黄生物量的积累,在质量浓度为2.0g/L时,使桑黄生物量达到1.24g/L,比对照提高了33.33%;而硬脂酸则有利于桑黄胞外多糖的产生,在质量浓度2.0g/L时,使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25.38mg/L,是对照的3.20倍。对胞内多糖而言,油酸和硬脂酸诱导效果较好,分别在质量浓度0.5g/L和1.0g/L时,使产量达到645.79mg/L和655.12mg/L,而亚油酸则在高质量浓度时才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桑黄三萜的生产而言,油酸无论是对胞外三萜还是胞内三萜,都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并分别在质量浓度1.5g/L和2.0g/L时,使胞外三萜和胞内三萜产量达到666.15mg/L和339.32mg/L,分别为对照的1.28倍和2.30倍。此外,亚油酸还对胞内三萜的生产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黄酮类物质的合成,本实验所考察的这几种脂肪酸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选用白灵菇的三个不同菌株白灵pL03-7、白灵PN-1和白灵PN-9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三者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并进行了菌株间的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三个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白灵pL03-7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长速为7.35mm:白灵pL03-7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0612g/150ml.白灵pL03-7、白灵PN-1和白灵PN-9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分别为63.80、73.93和72.29μg/mg.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灵芝1个野生菌株和9个栽培菌株进行平板初筛和液体发酵复筛,得到一株漆酶高产菌株。以该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Cu2+和真菌诱导子对其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u2+能够促进该灵芝菌株漆酶的生产,当Cu2+浓度为1.0 mmol/L时,灵芝漆酶的活性达到最高;真菌诱导子同样能够显著促进灵芝漆酶的生产,随着真菌诱导子浓度的升高,灵芝漆酶的活性也逐渐升高,当真菌诱导子浓度达到120μg/mL时,灵芝漆酶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PCR)的技术对灵芝9个栽培菌株和1个野生菌株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ERIC-PCR技术能够有效地对供试灵芝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各菌株间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生菌株G101与各栽培菌株间亲缘关系最远,其次为菌株212,接下来为菌株919和717,而菌株Sk5和616相似水平达超过95%,表明这2个菌株可能为同株异名菌株.  相似文献   
10.
部分稀土元素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液体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5种稀土元素(镧(La)、铈(Ce)、钕(Nd)、镨(Pr)、铒(Er))对灵芝液体发酵生产灵芝多糖产量和灵芝三萜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稀土元素在适宜浓度时对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的产量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稀土元素镨对灵芝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胞内三萜的生产促进作用最明显,分别在浓度为0.01、0.001mmol/L和0.1mmol/L时,使三者产量分别达到最高的772.56、452.76mg/L和398.49mg/L,分别是对照的4.67、3.05和1.91倍;而对于胞外三萜,0.001mmol/L的镧诱导效果最好,其产量达到610.08mg/L,是对照的2.03倍。可见适宜的稀土元素及浓度可显著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