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热转印花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转印花膜的印刷生产,在印刷行业中,只能算是一朵小花。但随着塑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表面图文装饰要求迅速提高,普遍使用的丝印、移印形式,已满足不了新的装饰要求。而热转印这种新的特殊印刷形式,由于具有转移烫印过程简单、快捷、无污染、附着力好,因此得到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现在这朵原不显眼的小花,已越来越显得娇艳醒目,迅速形成一个新的耗材市场。  相似文献   
2.
由于转印过程简易、快速、无污染,并且转印后的图文色彩艳丽,附着力强,大大提高商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为更好普及与推广此项新技术新产品,下面简要介绍塑胶热转印花膜的特性、相关机台的选择及烫印工艺的基础知识.一、塑胶热转印花的最基本特征塑胶热转印花箔是指带有接着剂的图文,在热力与压力共同作用下,能脱离开载体膜,而牢固粘于塑胶制品表面的一种特殊印刷膜.转印膜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探索热转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签热转印方法 标签热转印,也叫模内标签或模内贴花。标签的功能性中间载体在热熔融塑料的热能和成型压力作用下,载体层与功能性层一起热粘、依附在承印物表面,而不发生脱离现象,这是与其他热转印方法的区别。充分利用塑料成型机的塑料制品成型过程的热能和压力同步进行图文信息转移,不采用热转印机是与其他热转印方法的另一个区别。转印后的标签下凹镶嵌入承印物表层里面,这是标签热转印与其他热转印的又一个区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低维VO2(B)纳米材料,然后在N2(99.999%)氛围中将VO2(B)进行623K热处理,得到VO2(M)蓝黑色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力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测试样品的成分及形貌特征。结果发现:水热法制得的VO2(B)经热处理后得到VO2(M)纳米带,该纳米带有数微米长,宽100~150nm,厚20~30nm,是典型的纳米带状结构;溶剂热法制得的VO2(B)经热处理后得到花瓣状纳米团簇的VO2(M),该花瓣状团簇纳米材料由超薄薄片组装而成,长短不均,宽约数10nm。将VO2(M)纳米粉体、高分子分散剂和硅树脂混合制备得到智能控温包装材料(ICTPM);通过变温红外测试,发现以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所制备的VO2(M)为基础的包装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41K,这一结果为VO2(M)在智能控温包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熱轉印花膜     
热转印花膜的印刷生产,在印刷行业中,只能算是一朵小花。但随着塑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表面图文装饰要求迅速提高,普遍使用的丝印、移印形式,已满足不了新的装饰要求。而热转印这种新的特殊印刷形式,由于具有转移烫印过程简单、快捷、无污染、附着力好,因此得到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现在这朵原不显眼的小花,已越来越显得娇艳醒目,迅速形成一个新的耗材市场。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的新型UV转印胶黏剂.该体系包括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和其他助剂.通过控制树脂和引发剂的用量与比例、光照时间、预热温度来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环氧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的比例为1.5:1,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为2:1,光照时间为45s,预热温度为110℃时,UV转印胶黏剂的附着力达到国标0级,耐水性达到最佳的0级,硬度指标为3H.另外,这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还具有很多优异的化学性能,比如固化反应快,固化交联密度大,体积收缩率低,后固化现象明显.研究发现,这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的UV转印胶黏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能够用于玻璃表面的转移印刷.  相似文献   
8.
低维VO2(B)纳米材料分别通过水热法和溶剂法热制备出来,然后将VO2(B)在N2氛围中经过623K热处理得到蓝黑色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测试发现:水热法所制备的VO2(B)经热处理后得到VO2(M)纳米带,该纳米带有数微米长,100-150 nm宽,约20-30 nm厚,是典型的纳米带状结构;溶剂热法所制备的VO2(B)经热处理后得到花瓣状纳米团簇的VO2(M),该花瓣状团簇纳米材料由超薄的薄片组装而成,长短不均,宽约数10nm。将VO2(M)纳米粉体、高分子分散剂和硅树脂混合制备成智能控温包装材料(ITCP),通过变温红外测试,发现以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所制备的VO2(M)为基础的包装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41K,这一结果为VO2(M)在智能控温包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