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在富集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到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RX-9,对菌株RX-9进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遗传分析,该菌株的序列与Enterbacter(肠杆菌属)的多株菌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将该菌株归属为肠杆菌属(Enterbacter),命名为Enterbacter RX-9。对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所产的木聚糖酶在100 ℃下保温30 min,其酶活力仍达到2310.03 U/mL;当pH在7.5~9.5之间,木聚糖酶的活性基本稳定在3200 U/mL以上,表明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从养殖场附近淤泥中采样,分离得到20株胶原蛋白水解活性的菌株.经活性平板初筛、摇床复筛及酶活测定,筛选得到1株胶原蛋白酶活性为28.70U/mL的菌株.通过对该菌株16S rDNA的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蜡状芽孢杆菌属有99%以上的同源性,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蛇毒α-神经毒素蛋白的一级结构序列信息及空间结构,并利用同源建模建立了该蛋白的三维结构,同时分析该蛋白功能区域、位于作用表面的氨基酸分布特点,如所带电荷、极性等。由于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中无此蛋白的晶体结构信息,因此以上预测及分析的结构信息,为该蛋白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雪莲果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雪莲果中的低聚果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雪莲果中低聚果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其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80 s,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液料比40∶1(m L/g)。在此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低聚果糖的提取率为51.33%,比未优化前38.56%的提取率提高了0.33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富集培养、TTC平板筛选及摇瓶复筛,从龙岩沉缸酒厂提供的发酵菌粉中分离筛选出3株发酵性能较强的菌株:菌株S-21、S-36、S-40。对这3株菌进行耐高温、耐乙醇、耐糖性等耐受性实验,发现这3株菌均具有优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和明胶两种化合物为原料,并以天然的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复合抗菌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探讨成膜材料比例、甘油添加量、京尼平添加量对明胶和壳聚糖复合抗菌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膜材料的抗菌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京尼平对于改善壳聚糖抗菌复合膜的拉伸性能和阻隔性能具有很好的效果。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明胶与壳聚糖配比为6∶4,甘油添加量2%,京尼平添加量0.6%,此时膜的拉伸强度(TS) 1.86 MPa,断裂伸长率(E)30.46%,透光率(T) 54%,水蒸气透过率(WVP)1.22%,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分别为18.68 mm和16.25 mm。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抗拉强度、致密性和抑菌性能,可用于食品保鲜和抗菌内外包装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邓加聪 《福建轻纺》2007,(12):41-44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蛇毒α-神经毒素蛋白的一级结构序列信息及空间结构,并利用同源建模建立了该蛋白的三维结构,同时分析该蛋白功能区域、位于作用表面的氨基酸分布特点,如所带电荷、极性等.由于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中无此蛋白的晶体结构信息,因此以上预测及分析的结构信息,为该蛋白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摇瓶复筛从40 ℃的温泉底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遗传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A4被鉴定为苏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55 ℃下仍能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板分离、摇瓶发酵,从样品中分离到1株对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大肠杆菌等指示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HY4,通过菌落形态、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对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遗传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跟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多数菌株序列有99%的相似性,将该菌株命名为芽孢杆菌HY4。当培养时间为48 h时,菌株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OD600nm为2.49,此时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活性也达到最高,透明圈直径分别为1.38 cm和1.13 cm,当培养至60 h时,菌株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也达到最大,透明圈直径为1.13 cm,之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活性反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锰氧化酶鞘细菌及研究酶学特性,利用尿素富集培养基、CGY平板及摇瓶复筛从水样中分离产锰氧化酶菌株,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条件及所产锰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锰氧化酶的菌株FM-3,被鉴定为鞘细菌属纤发菌(Leptothrix)。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甘油添加量0.8%,蛋白胨添加量0.15 g/L,吐温-80添加量0.2%,30 ℃ 150 r/min振荡培养72 h,此时发酵液的锰氧化酶活性可达2 977.44 IU/mL。该菌株产锰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0 ℃和7.0,添加一定量的Mg2+对锰氧化酶活性有增强作用,Ca2+、Cu2+对锰氧化酶影响不大,Pb2+、Zn2+、Ag+对锰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