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液态法酿造糯米酒口感淡寡的缺点,在传统法酿造的基础上,采取顺序接种,即先接种米根霉8-3M进行液化糖化,然后将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Y与YW12按比例接种以增加酒体芳香类物质种类及含量,最后接种酿酒酵母SJ4完成糯米酒发酵。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糯米酒样品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选定酿酒酵母SJ4的接种量为每克糯米接种1×106个细胞,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Y与YW12的接种比例为3∶7(接种量为每克糯米接种1×106个细胞)所得到的风味物质含量最优,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次发酵酵母活力以确定最佳补料时间,旨在为甘蔗糖蜜补料发酵提供研究基础。通过不同糖质量浓度乙醇分批发酵试验选择乙醇分批补料发酵最佳初糖质量浓度;然后将主发酵(初总糖220 g/L)不同时间点(0、6、12、18、24、30、36 h)取样酵母以相同细胞数接入二次发酵液中,通过分析二次发酵酵母的细胞活性、耗糖能力和乙醇生成能力,得到主发酵酵母活力最强的时间点;最后进行乙醇分批补料发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发酵酵母活力强弱反映了所对应的主发酵取样时间点酵母活力,在二次发酵酵母发酵活力最强所对应的主发酵时间点(24 h)补料,主发酵效果最好;乙醇质量浓度为(136.62±1.10) g/L、乙醇产率为(2.53±0.02) g/(L·h)和总糖发酵效率为83.34%,说明二次发酵酵母活力可以作为确定乙醇发酵分批补料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煮沸、磷酸钙、亚铁氰化钾、联合处理等方法对甘蔗糖蜜进行预处理,来研究酿酒酵母GJ2008在甘蔗糖蜜发酵过程中对乙醇浓度的影响,为甘蔗糖蜜乙醇发酵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发酵时间无明显影响,发酵结束时的残糖浓度大小顺序为:无处理煮沸法活性炭法磷酸钙法亚铁氰化钾法硫酸法联合处理法,其中联合处理法对提高乙醇浓度最为有利,发酵结束时的乙醇浓度达到100.99 g/L,相比对照组产率提高了22.48%。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鳗弧菌减毒活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鳗弧菌野生菌全细胞灭活疫苗为对照,用肌内注射和浸泡免疫方式分析鳗弧菌减毒活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不同疫苗和免疫方式的受免鱼各免疫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以注射减毒活疫苗组最高,注射灭活疫苗组次之,浸泡组最低;人工攻毒实验表明,注射或浸泡减毒活疫苗的受免鱼免疫保护率达到100%,明显高于灭活疫苗的60%,同时对溶藻弧菌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最高免疫保护率可达60%。结论鳗弧菌减毒活疫苗可有效引起牙鲆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研究温度对酒精酵母GJ2008果糖与葡萄糖混合发酵过程的影响,旨在为甘蔗汁酒精发酵提供参考和依据。在20~36℃温度条件下,以YPDF基础培养基模拟甘蔗汁进行酒精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并对果糖与葡萄糖消耗过程进行曲线拟合,从拟合方程计算出果糖与葡萄糖代谢一半和代谢完全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温度为20~36℃时,酵母GJ2008会始终优先利用葡萄糖,果糖的利用一直受到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发酵液中葡萄糖含量较低时,果糖受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得到了解除,果糖的利用速率急剧加快。总糖含量为230 g/L左右,GJ2008果糖与葡萄糖混合发酵后期果糖代谢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而非乙醇的抑制作用。温度对果糖代谢的影响小于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较低温度对果糖后期代谢缓慢现象有所缓解。最适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28 h,乙醇产率为3.89 g/L·h。  相似文献   
6.
通过YPD液体培养基富集培养和稀释涂YPD琼脂平板从苹果皮上分离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WP3。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8SrDNA,ITS区和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确定这株酵母为粘性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相似文献   
7.
酿酒酵母子囊孢子单倍体形成和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研究了二倍体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GJ2008和GGFS16的孢子形成和分离条件,并获得了相应的单倍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GJ2008和GGFS16在McClary培养基上22℃培养7d,产孢率分别为91.46%和87.20%.在此条件下,以浓度为0.3g/L的蜗牛酶37℃水浴处理,孢子释放率分别为66.15%和67.35%.对获得的单倍体菌株进行发酵实验,并测定其酒精发酵性能,为融合实验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1株可用于纯菌种酿造糯米酒的酵母菌,将烧酒曲稀释涂布在淀粉培养基(YPS)平板上培养,得到1株产淀粉酶酵母菌(YW12)。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鉴定,YW12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YW12在YPS液体培养基中28℃培养4 d,用Yoo改良法测其粗酶液的淀粉酶活力为49.8 U/mL。YW12在糯米糖化液(含175 g/L葡萄糖)中28℃发酵3 d的酒精度为5.63%(v/v)。YW12既能同化淀粉又能发酵产生酒精,具有用于纯菌种酿造糯米酒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2株酵母菌单倍体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酒精高产酿酒酵母GGFS16和GJ2008单倍体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菌龄8h、o.2%p-巯基乙醇和0.1% EDTA-Na2预处理20min、1.5%的蜗牛酶37℃处理30min以及使用浓度170g/L的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的条件下,GGFS16和GJ2008单倍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均达到最大.形成率分别是98.14%和97.19%,再生率分别是17.29%和15.78%.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选酵母菌种,改善液态发酵糯米酒的口感,采用酿酒酵母SJ4、扣囊复膜酵母3-1Y、粟酒裂殖酵母SP单菌种发酵及酿酒酵母/扣囊复膜酵母(1∶1)、酿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1∶1)、酿酒酵母/扣囊复膜酵母/粟酒裂殖酵母(1∶1∶1)混合菌种发酵方式酿造糯米酒,通过曲线下面积(AUC)、主成分分析(PCA)对糯米酒风味物质及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扣囊复膜酵母3-1Y与酿酒酵母SJ4(1∶1)混合发酵时AUC值最小,为9 371,相对贡献值最大,为3.448 7;糯米酒中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有所提高,产品共检测了12种风味物质,总酯含量有增加,甲醇及高级醇有所降低,感官评分为7分,最适用于糯米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