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泡桐花为原料水提醇沉法制备多糖,测定泡桐花多糖的体外、体内抗氧化活性。体外抗氧化测定结果显示,泡桐花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清除以及抑制H2O2溶血有较好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质量浓度0.5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54.36%,74.62%,超过半数效应50%;质量浓度2 mg/mL时,抗H2O2氧化溶血率超过阳性对照组Vc(1 mg/mL)。体内抗氧化测定结果显示,泡桐花多糖低、中、高(日剂量5、10、20 mg/mL,0.2 mL)小鼠灌胃28 d对体质量无影响;血清和心脏、肝脏、肾脏、回肠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检测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不同剂量的泡桐花多糖能够增加或显著增加SOD、GSH含量和T-AOC水平(P<0.05),同时降低MDA含量,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研究表明泡桐花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药工业。  相似文献   
2.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衍生物,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对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莹  王华  贾纪萍  丁宁 《广东化工》2012,39(10):64-65
以Cd(NO3)2.4H2O和Na2S.9H2O为原料,AOT为保护剂,利用反胶束法在正庚烷中合成了CdS/Au复合纳米粒子,加入适量的十二硫醇,利用静置法洗去保护剂AOT,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改变分散介质的极性,改变CdS/Au复合纳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纳米粒子的分离。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法等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原位生成的芳基重氮盐为自由基源,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以单质硫作为硫源,利用碘化钾促进的2-(1H-吡咯-1-基)苯胺/单质硫/炔三组分自由基串联反应,经过自由基型的单质硫插入/加成/环化等过程,成功构建了20个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产物的结构进行确证。反应产率为45%~73%,底物适用范围较广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结合液质分析,推测了反应过程可能产生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