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优化铜藻中岩藻黄质提取工艺与分离纯化工艺。本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对岩藻黄质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法优化,随后采用6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岩藻黄质,进行静态吸附与解析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超声时间21 min,液料比38:1,提取次数为1次,所得岩藻黄质的提取得率为200.28 μg/g(FW)。拟一阶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诠释6种树脂吸附岩藻黄质的动力学行为,并结合动态吸附与解析结果筛选出最优性能的层析树脂为KP670型大孔吸附树脂(R2>0.99),一步柱层析使岩藻黄质质量分数从0.9%提高到31.07%。实验证明了该提取纯化铜藻中岩藻黄质的系列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制备岩藻黄质固体脂质微胶囊(Fucoxanthin Solid Lipid -Core Microcapsules,FX-MC)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zeta电位联用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微胶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工艺条件为:棕榈硬脂:胆固醇60:40(m/m)、FX:脂质0.2:1(m/m)、壁芯比25:1(m/m)、凝聚pH值4.5,超声条件240 W/3 min,所得微胶囊包埋率为96.24%,载药量为0.85%。冻干样品后,FX-MC平均粒径为1,154 nm,PDI值为0.27,电位为-20.71 mV,粒径分布较均匀,溶液较为稳定;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岩藻黄质被微胶囊壁壳成功包埋;差示扫描量热谱图可知,FX-MC发生相变所需的焓值最高,热稳定性明显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岩藻黄质在食品或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铜藻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超声辅助提取铜藻多酚的基础上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铜藻多酚提取物,以VC为对照采用体外实验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孔吸附树脂LX-158具有最佳的吸附和解析条件,静态吸附和解析平衡时间为5 h,动态吸附和解析的最佳条件为:粗提液和洗脱剂流速为3 mL/min,上样体积为10 mL,洗脱剂为40%乙醇溶液,洗脱剂体积为120 mL。此条件下铜藻多酚纯度从7.52%提高到40.31%。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铜藻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和Fe3+还原力,随着多酚浓度增大其抗氧化能力增强,IC50值分别为6.60μg/mL、75.70μg/mL、2.22 mg/mL、5.62 mg/mL。实验证明该纯化工艺可行且稳定,可以作为铜藻多酚纯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铜藻多酚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提取铜藻多酚,以铜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对铜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铜藻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铜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53 min、液料比为60∶1(mL/g),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铜藻多酚具有较高的热和光照稳定性。以左旋酪氨酸和左旋多巴为底物,铜藻多酚浓度为700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2.68%和39.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