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纤维素酶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并将其用于固定纤维素酶.探讨了栽体制备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纤维素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并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固定化酶最适pH值比原酶降低,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高10℃.在pH值为5.0,温度40℃时,固定化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表观米氏常数为7.2 mg/L,而游离酶为3.3 mg/L.与游离酶相比,该固定化纤维素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和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培养条件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较多;氮浓度和光强较低条件下,油脂积累较多。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异养条件下油脂含量最高为46%,生物量质量浓度为0. 46 g/L;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0 mg/L、兼养培养时生物量质量浓度最高为2. 20 g/L,油脂含量为32. 77%。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成本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高油脂产率80. 06 mg/(L·d),在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375 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此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也较高(30. 82%),因此是生产微藻油脂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3.
白毒鹅膏菌漆酶的诱导及其对直接黑G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毒鹅膏菌是一种重要的产生胞外漆酶的菌株.探讨了漆酶在各种营养条件下的分泌情况以及对直接黑染料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以麸皮作为碳源,酵母膏作为氮源,在120 r/min的转速下培养,漆酶的产量最高.另外染料在较低质量浓度(10 mg/L)时,漆酶对染料的降解迅速而彻底,在pH=4.5、50℃条件下,偶氮染料直接黑G能被粗酶液(10 U/L)有效地降解,在120 r/min时降解率达到84.4%.  相似文献   
4.
从威海玛伽山上采集的9株夏季常见大型真菌中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白毒鹅膏菌.研究了碳源、氮源、各种理化因素等培养条件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有利于漆酶的分泌,pH在5.0~5.4的范围内对漆酶的分泌影响不大,培养温度、接种量、通气量对漆酶的分泌有较大影响,正交试验表明:麸皮20 g/L,酵母膏5 g/L,在250 mL的容量瓶中,装液量为50 mL,温度25℃时,白毒鹅膏菌第8 d达产酶高峰,在以邻联甲苯胺作为底物时,峰值酶活为365 U/mL.  相似文献   
5.
对大绿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富锌培养。首先对大绿菇的耐锌和富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绿菇具有很强的耐锌能力和富锌能力,其菌丝体在锌浓度为50~2000mg/L的固体培养基上均能够生长;菌丝体对锌的最适富集质量浓度为200mg/L,超过300mg/L锌质量浓度对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本试验还对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培养温度26℃,起始pH5~6,振荡速度10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75mL,接种量15%(V∶V),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200mg/L时,大绿菇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此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8.79g/L,菌丝体含锌量为2.530mg/g,富锌率为10.51%。对锌的有机化研究结果表明:大绿菇能将锌转化形成体内共价结合的有机锌,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且其有机化程度在81.6%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