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芦笋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纤维素酶协同乙醇提取法从芦笋中提取黄酮,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液料比50∶1(mL/g)、酶添加量0.20%、乙醇体积分数38.90%、酶解时间1.50 h、酶解温度50.0 ℃、pH 5.0时,芦笋黄酮最高得率为3.99%。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100 μg/mL时,芦笋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6.08%,芦笋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42%。小鼠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20 μg/mL芦笋黄酮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16.85%,丙二醛(MDA)含量减少2.49%。以D-半乳糖法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液SOD活力分别提高11.69%和27.62%,MDA含量分别减少38.04%和37.95%。  相似文献   
2.
将山东与山西不同产地的清香大曲使用于武汉某公司清香基酒的生产,两种大曲在理化指标上相近,生产过程中温升大曲线类似、在新产酒的出酒率上山东大曲要高出山西大曲2.38%,新产酒的理化指标检测上二者相近,品评员的评审结果山东大曲要略优于山西大曲,由此可判断武汉地域生产清香型酒用大曲更适合山东大曲。  相似文献   
3.
以某酒厂污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为原材料,使用微生物筛选和培养技术筛选出若干株微生物,其中编号为WS-16的菌株具有降解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生理活性,采用不同接种量和培养时间进行WS-16降解氨氮和COD研究;并对WS-16进行微生物测序.结果 证明:不同培养时间菌株WS-16降解污水中COD和氨氮更明显,氨氮从37...  相似文献   
4.
建立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白酒中甜味剂纽甜含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条件:分析柱为Agilent ZORBAX RX-C18,流动相0.1%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甲醇溶液=20∶80(体积比),流速1.0 m L/min。结果:该方法在50μg/L~1 000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9),检出限是50μg/L、定量限是200μg/L。样品中添加200μg/L~500μg/L水平的纽甜时,回收率在85%~105%范围内,相对偏差小于2%(n=12)。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其线性范围内、相关性、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白酒中纽甜检测方法的要求,可用于检测白酒中纽甜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采集酒醅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检测酒醅中水分、酸度值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经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为:酒醅中水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酸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证明所建模型测得的酒醅中水分和酸度值与真实值拟合良好。经盲样检测,结果为:模型所测酒醅水分和酸度值均与实际值相匹配且模型稳定性良好,证明所建模型可以实现对酒醅中水分和酸度值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桂花的利用率,增加其附加值,以桂花及糯米甜酒为原料发酵酿制一款酒度适中、花香浓郁、酸甜适口的发酵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0.2%,发酵3d。在此基础上,以桂花、糯米甜酒配比进行发酵试验,当桂花与甜酒以1∶3(质量比)混合发酵时,制得的桂花酒酒精度为11.94%vol,颜色金黄,花香、醇香协调柔和,滋味醇厚,酒体丰满,口感怡悦,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7.
以1株产己酸的速生梭菌(Clostridium celerecrescens)JSJ-1与1株产丁酸的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D-1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固体、液体、透析袋)比较两种微生物共培养与纯培养生长代谢的差异,通过在纯培养JSJ-1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丁酸和丁酸钠,近一步探究了共培养时丁酸菌对己酸菌己酸代谢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34℃时,D-1与JSJ-1同时接种于含葡萄糖的复合固体培养基厌氧培养,D-1比JSJ-1更具有生长优势,会优先利用葡萄糖进行生长。D-1与JSJ-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共培养己酸的生成时间比相同条件下JSJ-1单独培养时提前了3 d,第12天时己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3 g/L和9.79 g/L。葡萄糖对JSJ-1生成己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共培养时D-1优先利用葡萄糖可缓解葡萄糖对JSJ-1合成己酸的抑制作用。将JSJ-1与D-1通过直接液体培养与加透析袋共培养作对比,结果表明,JSJ-1与D-1共培养时,JSJ-1与D-1是否存在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对己酸菌己酸产量无影响。通过向纯培养己酸菌培养基中分别添...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香型白酒酒醅中的乳酸含量。该方法采用浸提、冷冻过滤、减压蒸馏等前处理方式,通过安捷伦ZORBX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甲醇和磷酸二氢钾溶液(0.02 mol/L,p H2.1)作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在100~800 m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992,重现性RSD为1.11%~1.35%,加标回收率为98.88%~99.52%。该方法分析结果较好,差异不显著,能够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黄鹤楼生态洞酿车间的独特结构在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区别于传统压排生产工艺探索一种新的浓香型窖池"安全度夏"的生产模式。通过研究车间内外部的环境温湿度、微生物数量、夏季生产工艺、窖池发酵过程中的温升曲线以及基酒产质量。结果表明:生态洞酿车间温度在17℃~28℃,湿度在71%~86%;空气中全年微生物数量基本维持稳定,夏季细菌数量较自然环境减少50%;夏季连续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大幅改变,糟醅温升情况正常,基酒产质量在不同季节没有显著差异。黄鹤楼生态洞酿车间可以在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所产基酒产质量良好,区别于传统压排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浓香型窖池"安全度夏"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利用黄鹤楼酒生态洞酿车间,探索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白酒生产的独特之处。研究了不同季节浓香型白酒典型微生物菌群在整个发酵周期的动态变化,通过平板计数法对春夏秋冬4个季节窖池典型微生物菌群数量进行动态监测,比对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酵母菌、细菌、霉菌)的数量变化,为黄鹤楼生态洞酿基酒产质量在不同季节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