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杏果实采后黑斑病的影响,以“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50,100,200μmol/L)在0.05 MPa条件下减压处理2 min,常压状态下浸泡8 min。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组,自然晾干表面水分,在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放置48 h后,损伤接种交链格孢菌于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多酚氧化酶(PPO)、肉桂醇脱氢酶(CAD)活力及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降低了杏果实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上升。在贮藏42 d时,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组(50,100,200μmol/L)的病斑直径分别为8.41,7.20,8.01 mm,比对照组病斑直径低5.68%,19.32%,9.45%(P<0.05),接种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0.00%,21.11%,12.22%(P<0.05),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抑制杏果实交链格孢菌生长效果最佳。褪黑素处理可提高杏果实PAL、C4H、...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贮藏期间臭氧对杏果实活性氧代谢(ROS)和抗病性的影响,以“赛买提”杏为试材,采用200 mg/m3臭氧熏蒸处理杏果实,处理后的果实贮藏在(1.0±0.5)℃冷库中。每7 d测定杏果实自然发病率、丙二醛(MDA)、细胞膜渗透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H2O2)和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200 mg/m3臭氧处理能显著降低杏果实自然发病率,在49 d时,臭氧处理组杏果实的自然发病率为17.0%,比对照组降低61.94%(P<0.05),臭氧诱导可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的活性,有效减轻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的升高,使杏果实抗氧化系统平衡,延缓MDA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减缓膜脂过氧化程度。贮藏结束时,臭氧处理组CAT、SOD、POD、APX分别为47.5,4.14,1.98,12.0 U,是对照组的1.48,1.14,1.15,1.58倍,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分别为22.04 μmol/g和264.44 nmol/min·g,比对照组低20.61%和37.04%(P<0.05),说明200 mg/m3臭氧可以调控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采后杏果实的抗病性,研究结果为臭氧广泛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草酸对杏果实采后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该试验以“赛买提”杏为试材,采用2、4、6 mmol/L草酸对杏果实进行减压渗透处理,晾干后,置于温度和湿度为(1±1.0)℃、90%~95%的条件下,贮藏48 h后,损伤接种交孢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 alternata)并在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苯丙烷代谢相关指标,孢子萌发率、菌落直径。损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第49天时,与对照组相比,4 mmol/L草酸处理组接种发病率与病斑直径分别低了16.94%、19.44%。4 mmol/L草酸处理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酸-4-羟化酶(C4H)活性是对照组的1.06、1.04、1.07倍,有效促进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积累;体外试验结果表明,4 mmol/L草酸对A. alternat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可通过诱导苯丙烷代谢途径来增强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探究外源褪黑素对采后杏果实黑斑病抑制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将杏果实分别置于50、100、200 μmol/L褪黑素溶液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2 min后,常压状态下浸泡8 min,以蒸馏水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自然晾干后的杏果实转入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放置48 h后,损伤接种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于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力,及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产生速率、细胞膜渗透率、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延缓了杏果实发病率的上升(P<0.05),抑制了杏果实病斑直径的增大,贮藏结束时50、100、2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杏果实的病斑直径比对照组显著低11.92%、28.49%、19.67%(P<0.05),其中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贮藏前期100 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杏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力,诱导了杏果实贮藏前期快速积累H2O2;贮藏结束时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39.13%、78.91%(P<0.05),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杏果实的H2O2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9.74%(P<0.05),减少了杏果实内H2O2的积累,延缓了细胞膜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由此说明,外源褪黑素可调控活性氧代谢诱导采后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臭氧对杏果实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材,损伤并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后的杏果实用200 mg/m3臭氧气体进行熏蒸处理,每次熏蒸30 min,每7 d处理一次,处理后的接种链格孢菌杏果实置于1~2 ℃、90%~9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49 d,定期统计其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并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4-hydroxylase,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ic acid CoA ligase,4C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和几丁质酶(chitinase,CHT)活力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0 mg/m3臭氧可有效提高杏果实PAL、C4H、4CL、GLU和CHT活力,增加杏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显著抑制杏果实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的增加(P<0.05),增强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病性。说明臭氧处理增强杏果实的抗病性与调控苯丙烷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褪黑素处理对杏果实采后冷害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赛买提'杏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的褪黑素进行减压渗透处理(0.05?MPa保持2 min,后恢复常压继续浸泡8 min),以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处理后的杏果实置于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外源葡萄糖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冷性与糖代谢的影响,本实验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进行减压渗透处理,晾干后,置于温度(0±1)℃的冷库中贮藏49 d,定期测定杏果实冷害发病率、冷害指数、品质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200 mmol/L外源葡萄糖处理可有效抑制杏果实冷害发病率、冷害指数与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较好地维持杏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质量分数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同时,与对照组相比,200 mmol/L外源葡萄糖处理提高了杏果实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和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活力,显著促进了贮藏过程中葡萄糖及果糖的积累,但在贮藏中后期(21~49 d)降低了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