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的胁迫试剂提高花生发芽过程中白藜芦醇的积累。方法通过3种不同的花生发芽培养液(无菌去离子水, 600μmol/L CuSO_4溶液和10 mg/L壳聚糖溶液)对花生发芽过程进行处理,并且建立提取和净化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前处理方法。结果不同胁迫试剂处理发芽花生对白藜芦醇的富集影响不同。用无菌去离子水对发芽花生处理72 h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130.2 ng/g,用600μmol/L CuSO_4溶液对发芽花生处理24 h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568.7 ng/g,用10 mg/L的壳聚糖溶液处理5 d后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383.6 ng/g。结论用CuSO_4和壳聚糖都可以作为胁迫试剂对发芽花生进行处理,可以提高花生不同发芽阶段白藜芦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对稻谷结块的影响,并系统地测定和分析了稻谷结块前后的出糙率、不完善粒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α-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游离脂肪酸值及糊化特性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曲霉、黄曲霉以及产黄青霉最易导致稻谷结块,此外结块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粒率较低,并且不完善粒率明显增加,其中结块稻谷的整精米率55%,不完善粒率5%,已无法达到国家三级粳稻谷的要求。并且稻谷中淀粉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淀粉抗剪切能力下降,淀粉粒更易破裂,而所制得的米饭,其硬度大,黏性小,整体品质较差。此外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试中发现结块稻谷的淀粉结晶度增大,并且微观结构存在团聚现象,由此推测在微观层面稻谷内淀粉结构的变化是引起稻谷宏观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优势微生物对稻谷结块的影响,系统并全面地分析稻谷结块前后的品质变化,为我国粮食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科学指导储粮实践。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高分辨质谱(Triple-TOF-MS/MS)测定芝麻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常见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方法,分析并确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每种碳原子当量(ECN)下的甘油三酯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采用Triple-TOF-MS/MS法可以根据一级质谱母离子(加氢母离子、加钠离子和加氨母离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二级质谱的碎片离子([DAG]~+)对相同ECN的甘油三酯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该方法对芝麻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进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共获得35种甘油三酯,均含有LnLL、LLL、LLO、PLL、LOO、PLO和OOO 7种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是国家自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粮堆结露使得粮堆局部水分含量升高,易引起粮食呼吸旺盛,微生物活动加剧,甚至引起粮堆发热、霉变,严重危害粮食安全。本研究通过分析空气中饱和水汽量与温湿度的关系曲线,获得露点温度与空气温度、湿度的数学模型t_2=t_1+lg(RH_1)/lg1. 063,并绘制露点温度预测图。通过实验室模拟结露绘制稻谷表层结露曲线,拟定义了稻谷表层结露的前期、中期与末期。此外分析季节交替对粮堆各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结露预警。为完善我国的粮情监测系统,指导储粮实践,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米蛋白在婴幼儿产品和高端产品领域应用具有广阔前景,然而重金属易于在稻米蛋白质中富集增加了米蛋白制品的安全风险。以砷污染大米为研究对象,通过Osborne法连续提取大米中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球蛋白,用SDS-PAGE、MALDI-TOF-MS等方法对蛋白进行表征,并运用红外光谱法,紫外扫描分析研究了各蛋白的光谱吸收特征。利用ICP-MS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得到不同蛋白结合砷的能力差异,得出砷与清蛋白是优势的结合形态。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并比对正常大米的氨基酸组成,推测砷可能与蛋白中的脯氨酸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国家的"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号召,遴选优质粮油产品,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本研究以淮安大米为研究对象,主要测定了淮安大米的含水量、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出糙率、重金属含量、糊化特性、质构特性等理化指标,并分析了理化指标与淮安大米食味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淮安稻谷样品的整精米率和出糙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此外研究发现淮安大米的含水量与直链淀粉整体较高、糊化与质构特性良好。独特的理化特性造就了淮安大米自然清香,口感香甜柔糯并富有弹性的特点。对淮安地区的大米进行质量评价,有利于实施名优特产品产地保护,保护地区名牌和特色产品,并对淮安地区大米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脉冲电场(PEF)技术被视为21世纪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迄今为止,PEF已广泛应用于果汁、牛奶和液态蛋等液体食品的杀菌和钝酶,并朝着商业化道路前进。然而,与PEF在液体食品中的应用相比,其在固体食品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固体食品的表面虽然也富含微生物,但PEF处理这类食品对微生物的影响较小,因此不能将其应用于固体食品的杀菌保鲜。仅管如此,PEF诱导的细胞电穿孔使其可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通过增加质量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方式来进行辅助固体食品的干燥、冻融、烹饪等。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基于PEF细胞响应的高品质食品加工应用,总结PEF处理室的特点及PEF预处理固体食品的相关机理。最后,本文探讨了PEF在固体食品加工中的主要障碍和前景,为PEF未来在食品行业的发展拓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琥珀酰化改性菜籽蛋白(SRPI)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复合制得薄膜。通过对复合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性、透明度、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菜籽蛋白(RPI)经琥珀酰化改性后,SRPI膜与RPI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18. 7%,断裂伸长率提高38. 7%,透明度提高121%,并且蛋白膜的二级结构中β-折叠与α-螺旋占比增大,无规则卷曲占比减小。此外,当SRPI:HPMC=3:1时,复合膜与SRPI膜相比阻水性提高24. 1%,拉伸强度提高101. 3%,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的占比无明显变化,而β-转角占比提升,有利于蛋白膜的结构稳定,并且复合膜微观结构紧凑,均匀,这表明琥珀酰化改性菜籽蛋白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研究为菜籽蛋白基复合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在储藏过程中因发生结露而造成粮食损失的数量巨大,季节交替是引起粮堆结露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实仓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绘制图表,并结合露点与温湿度之间的规律,分析冬春季节交替稻谷粮堆较易发生结露的区域,并进行结露预警。为完善我国的粮情监测系统,指导储粮实践,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生中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很强的多酚类物质。目的: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的胁迫试剂提高花生发芽过程中白藜芦醇的积累。方法:通过三种不同的花生发芽培养液(无菌去离子水,600 μM CuSO4溶液和10 mg/L壳聚糖溶液)对花生发芽过程进行处理,并且建立了提取和净化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前处理方法。结果:不同胁迫试剂处理发芽花生对白藜芦醇的富集影响不同。用无菌去离子水对发芽花生处理中72 h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130.2 ng/g,用600 μM CuSO4溶液对发芽花生处理中24 h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568.7 ng/g,用10 mg/ L的壳聚糖溶液处理五天后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383.6 ng/g。结论:在三种处理方式中,根据发芽产品的需要,用CuSO4和壳聚糖都可以作为胁迫试剂对发芽花生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花生不同发芽阶段白藜芦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