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枸杞色素的分离及其冷冻干燥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枸杞子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色素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枸杞中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利用离心和超滤技术分离枸杞鲜果色素,再经冷冻干燥制成枸杞色素粗粉,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达6%以上,可作为食品和化妆品和添加剂,也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理想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前注水已经成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种重要办法。超前注水在采油井投产前注水,提高地层初始压力,避免了压力降低过快造成的油藏渗透率下降,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和原油粘度增大,超前注水使压力梯度的升高,加快了渗流速度。另外,超前注水也能有效地防止指进现象,降低油井产量递减率,最终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鉴别不同种质宁夏枸杞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种质宁夏枸杞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宁夏枸杞分别在 3 380、2 930、1 640、1 400、1 260、1 060、917、869、784、779、629 cm-1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强红外吸收,说明不同种质宁夏枸杞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含量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宁夏枸杞由于化学成分的差异被分成3大类,14-16、14-17、14-107、16-23-7-8为一类,Z-44、14-4-4-13、14-401、精杞 4 号、14-26-5、宁杞 1 号为一类,14-87、宁杞 5 号、16-16-9-2、16-1-3-5、NM14-02 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价法、消光系数法、和pH示差法对黑果枸杞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进行比较,分别测定值为8(±0.6),120(±0.59)mg/100g,160(±0.91)mg/100g,pH示差法较消光系数法测定值较高。消光系数法、pH示差法分别在(3.12~16.08)mg/L、(4.35~21.61)mg/L浓度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黑果枸杞花色苷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黑果枸杞与5种果蔬中花色苷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黑果枸杞等6种不同花色苷来源的植物材料的花色苷组成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花色苷的利用和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植物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取黑果枸杞等6种不同花色苷来源的植物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HPLC-MS法分析测定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及主要组成,用DPPH、ABTS和FRAP法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黑果枸杞等6种不同花色苷来源的植物材料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21~2.26mg/g鲜果。其中黑果总花色苷含量最高,花色苷含量分别是葡萄、树莓、紫甘蓝、蓝莓和紫薯的10.72、4.91、1.91、1.75、4.45倍。黑果枸杞花色苷的主要组分为矮牵牛素衍生物,有别于其他所测果蔬材料,其抗氧化活性也最高。结论:较之5种花色苷含量较高的天然果蔬材料,黑果枸杞中花色苷主要组分与之差异很大,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总体都较高,是较好的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5min、液料比40:1(mL/g);测得枸杞蜂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3.03%(n=3),基本和预测值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枸杞色泽与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胡萝卜素是枸杞的一类主要特征性功效成分。常规的分析测定方法为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比色法和高效 液相色谱法分别进行总含量和组分分析,该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成本较高。本研究旨在以枸杞表面不同颜色 特征值为指标,通过对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与枸杞色泽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一种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的快 速判断方法。以9 份不同种质枸杞材料果实为样本,采用CM-5分光测色仪分别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枸 杞颜色特征值与类胡萝卜素及各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枸杞表皮颜色特征值差异显著,果 皮红度(a)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色度角(h)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P<0.01)。与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枸杞果皮亮度(L)、h和玉米黄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a值和饱和度 (c)与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故可采用测色仪检测枸杞的色泽并对比枸杞中类 胡萝卜素和各组分的含量高低,较便捷地分析评价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组分。本方法具有零有机溶剂、简单、便 捷的优势,可为枸杞优质选育及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顺北区块超深井?444.5 mm大尺寸井眼井段长达5 000 m,不但需要面对提速、控斜难题,而且存在稳定器母扣频繁失效问题。为此,从钟摆钻具组合(BHA)动力学分析着手,探讨了大尺寸井段稳定器母扣失效机制。基于钻柱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研究了大尺寸井眼中BHA稳定器处的复杂动力学特征,确定了稳定器母扣附近的动态弯矩和涡动特征;建立了稳定器母扣端螺纹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杂载荷作用下稳定器母扣端螺纹接头的应力分布特征;以顺北XX井稳定器母扣断裂失效为例,分析了BHA稳定器母扣端变截面位置附近的动态应力。结果表明,稳定器母扣端轴向振动和扭转振动水平较低,但出现了较强的高频涡动,较大的变截面特征造成稳定器母扣端附近出现很大的高频附加动态弯矩(0~453.0 kN·m)。这一动态弯矩作用产生的母扣螺纹牙应力最高达799.1 MPa,虽然小于与其啮合的钻铤公扣螺纹牙应力(973.1 MPa),但其变化幅度很大(465.0 MPa),而且变化频率很高。这种高频动态变化应力是促使母扣端螺纹接头发生失效的关键原因之一。建议在设计大尺寸井眼BHA时一方面要控制钻柱涡动,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稳定器附近的动态弯曲效应。  相似文献   
9.
选取9个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样本,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黄酮和多酚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芽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73%和8.23%,显著高于其它各样本,并含有相对较高的氨基酸含量(25.33%)。除个别样品外,样本间黄酮和多酚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多酚含量均高于黄酮含量。因此,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栽培条件下的枸杞叶及其叶/芽茶的黄酮、多酚、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差异较大。黑果枸杞芽茶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可以作为优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此外,宁杞1号和宁杞7号的嫩枝扦插苗也可作为良好的富含酚类物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品种(系)宁夏枸杞鲜果为材料,测定枸杞鲜果的百粒重、最大单果重、硬度、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黄酮等19项理化指标,采用模糊感官评价法,调查50名男性、50名女性对枸杞鲜果色泽、外观、苦味、口感4个指标评分,分析枸杞鲜果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结果表明,10个品种(系)枸杞鲜果总糖含量最高的“14-401”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的“14-401”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果实硬度较大的“Z44”和“14-4-4-13”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10个品种(系)枸杞鲜果色泽平均得分在3.30~7.43之间,外观平均得分在3.15~7.18之间,苦味平均得分在4.20~7.85之间,口感平均得分在4.06~8.78之间;“14-4-4-13”色泽、外观、口感评分均最高,苦味评分最低。最大单果重和男性色泽评价、男性外观评价、综合外观评价均显著正相关,与女性苦味评价显著负相关;硬度与男性口感评价显著负相关;糖酸比与女性苦味评价显著正相关;色泽评价与外观、口感评价极显著正相关;苦味评价与外观、色泽评价显著负相关,与口感评价极显著负相关;外观评价与口感评价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