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新型有机次膦酸盐复配型阻燃剂制备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尼龙6(LGFPA6)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UL94)、极限氧指数(LOI)、热重(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阻燃剂含量对LGF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5%时,可使阻燃LGFPA6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LOI为28.0%,力学性能最佳。TG分析表明,阻燃剂降低了LGFPA6的热稳定性,促进基体成炭。DSC结果表明,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5%时,对LGFPA6的结晶性能影响最小。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不同含量的二异丁基次膦酸铝(APBu)对PA6/LGF复合材料热性能、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异丁基次膦酸铝含量的增加,PA6/LGF/APBu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温度均较PA6/LGF复合材料逐渐降低,而最大分解速率逐渐降低,复合材料成炭率略有增加。而且,PA6/LGF/APBu复合材料随着二异丁基次膦酸铝含量的增加其阻燃性能逐渐增强,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冲击性能保持超韧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8种阻燃棉织物为试样,分析并测定织物组织、面密度、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紧度等织物结构参数,以及拉伸性能、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刚柔性、悬垂性和阻燃性能等服用性能,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服用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模糊决策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服用性能的优劣程度及织物适用性。结果表明织物组织和面密度对织物的拉伸性能、刚柔性、阻燃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且面密度与阻燃性能呈线性正相关;织物组织相同时,随着织物经密和纬密的增加,织物透湿率下降;6#试样适宜用作阻燃防护服,5#和6#两个试样都较适用于装饰用织物。  相似文献   
4.
蔡建梅  祝焕 《纺织学报》2019,40(10):183-190
针对现阶段服装产品开发面临的伪消费者中心论、市场研究中的数据孤岛、设计版权等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设计构建服装产品开发的技术架构。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归类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集中探讨了服装产品开发环节中现存问题,详细阐明区块链技术原理与特性;然后从用户、功能、价值3个维度理论分析了将其运用于服装产品开发中的可行性,并在可行性验证基础上构思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装产品开发流程。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在服装产品开发中运用具有巨大优势,有助于改善数据孤岛,保护设计版权;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高效智能的产品开发长效机制,对促进我国服装产业的整体健康、良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消防员防护服面料的舒适性并考察织物组合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选取我国消防服常用的11种织物,模拟消防服层次构成,即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舒适层,进行多层织物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几种织物组合,其基本性能均符合GA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标准,但热湿舒适性与美国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织物的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均与其面密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织物热阻、湿阻与面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总热损失与面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织物组合间空气层的厚度对织物组合的热阻值影响较大;织物组合总热损失与克罗值、透湿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可直接用于评价消防服多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7.
采用UL 94垂直燃烧(UL 94)、极限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红磷阻燃长玻纤增强聚酰胺6(LGFPA6)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UL 94、LOI和TGA测试表明:随着红磷阻燃剂含量的增加,LOI值逐渐增大,T5%和热分解速率逐渐降低,残炭量增加;热降解动力学表明:红磷阻燃LGFPA6的平均热解活化能增加,说明红磷阻燃LGFPA6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反应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