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较了甜面酱自然发酵和保温发酵两种不同工艺中乳酸菌种类的差异。结果表明: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共分离出了优势乳酸菌15株,包括7个属:Sporolactobacillus(芽孢乳杆菌),Lactobacillus(乳杆菌),Pediococcus(片球菌),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Leuconostoc(明串珠菌),Streptococcus(链球菌),Sub.capitis(头状葡萄球菌亚种),Staphylococcus warneri(沃氏葡萄球菌);从保温发酵甜面酱中共得到优势乳酸菌6株,分别为Sporolactobacillus(芽孢乳杆菌)和lactobacillus(乳杆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甜面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五种质量浓度(甜面酱样品添加量分别为2 g、3 g、4 g、5 g、6 g,相对应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3 g/mL、0.5 g/mL、0.67 g/mL、0.83 g/mL、1 g/mL)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67 g/mL(样品添加量为4g)时萃取到的色谱总峰面积和化合物种类最多,且在对其它类化合物(杂环类)的分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四川甜面酱不同发酵工艺中的菌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保温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种甜面酱酿造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菌相研究,并对两种甜面酱成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保温发酵,霉菌浓度差别不大,而酵母菌只存在于自然发酵的特定阶段,保温发酵中始终未检测。保温发酵甜面酱细菌主要为芽孢菌,而自然发酵中除了芽孢菌还有乳杆菌及芽孢乳杆菌。自然发酵甜面酱的香气、滋味均优于保温甜面酱。两种发酵方式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差异是甜面酱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筛选出6株生香酵母,利用18SrRNA基因序列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TMJJ1,TMJJ2,TMJJ3归属为Debaryomyces hansenii(汉逊德巴利酵母),TMJJ4,TMJJ5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TMJJ6为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胶红酵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生香酵母的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6株生香酵母产生的芳香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生香酵母在甜面酱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甜面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不同萃取时间(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所有萃取时间检测到的醛类物质的色谱总峰面积都远远大于其他类物质,且所有萃取时间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都集中在100~200之间。萃取时间为60min时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的色谱总峰面积和化合物种类最多,分别为2.76×108和27种,且检测到最多的酯类、醇类、醛类物质。因此选择萃取时间60min最适合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提取五种宜宾芽菜中的82种挥发性香味物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三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5.92%,其中第一主成分指向烃类和酯类化合物,第二主成分指向酸类及酯类化合物,第三主成分指向含氮类杂环化合物;对香味成分进行模拟量化,结合感官评定,尝试对芽菜的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可得:主成分分析结果和香气感官评价结果保持一致,因此芽菜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芽菜香气品质潜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甜面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4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30μm PDMS,65μm PDMS/DVB,75μm CAR/PDMS,50/30μm DVB/CAR/PDMS)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到的色谱总峰面积和化合物种类最多,而75μm CAR/PDMS萃取头可以萃取到最多的香气成分。因此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最适合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同时可以用75μm CAR/PDMS萃取头来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