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市某写字楼为例,初步研究了在寒冷地区利用储热式电锅炉的可行性。根据分析,采用储热式电锅炉供暖,可减少烟囱设置,对于建筑专业考虑泄爆及消防等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同时也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是目前的重要研究内容,综述了水果,禽蛋,茶叶,烟草,粮食等方面的国内研究状况,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木蕈甲科仓虫两新纪录种的形态进行了报道,并提出了已知木蕈甲科仓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玉米尖翅蛾是国内尚未见报道的一种蛾类仓库害虫。本文较为详尽地叙述了此虫成、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初步观察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常见储粮害虫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绿豆象的杀灭效果、驱避效果和子代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供试的几种害虫的成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驱避率为米象60.9%~75.1%,谷蠹25.8%~77.8%,赤拟谷盗78.0%~84.6%,绿豆象35.7%~37.5%;对绿豆象的子代抑制效果显著,其平均抑制率为80.9%。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供试成虫的致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储粮昆虫调查(虫调)是做好害虫防治工作的基础,摸清储粮昆虫的种类、发生场所及分布状况,可以有计划性的采取防治对策,有效的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害虫为害损失。于2016年对山东省7市中央及地方储备库18个、粮食加工厂11个、饲料厂6个、中储棉储备库1个,粮油购销有限公司1个,粮食收购点1个和若干农户等储粮场所的储粮昆虫种类和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列出了涉及的储粮昆虫名录。调查结果显示:在山东省调查对象中发现储藏物昆虫种类涉及6个目,32个科,合计66种。其中鞘翅目昆虫21个科53种,鳞翅目昆虫6个科8种,还有膜翅目2种,革翅目、双翅目、拟蝎目各1种。  相似文献   
7.
根据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出的新型平房仓一年当中气温、仓温和粮温的变化数据 ,计算分析了气温、仓温、全仓平均粮温以及各层平均粮温、各区域平均粮温和各方向平均粮温的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 :一年当中最高气温和仓温出现在 7~ 8月份 ,平均最高粮温出现在 9月份 ;最低气温和仓温出现在 1月份 ,平均最低粮温出现在 2月低 ;即平均粮温比气温变化大约滞后 1个月 .上层粮温受气温影响最大 ,一年中平均温度范围为 5~ 2 4 .2℃ ,波动幅度 1 9 2℃ ;中上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9 6~ 1 7℃ ,波动幅度 7 4℃ ;中下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9 4~ 1 5℃ ,波动幅度5 6℃ ;下层平均温度范围为 1 0 3~ 1 6.4℃ ,波动幅度 6 1℃ .四周粮温受气温影响大小依次为南边 >西边 =北边 >东边 .  相似文献   
8.
9.
为响应国家对于改造项目应用浅层地热清洁能源的号召,该文结合某温泉疗养院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模拟软件分析岩土的热物性实验数据及地埋管换热器埋管间距与形式的影响程度;通过优化系统形式和系统分区,对系统土壤热平衡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经过调研后发现,该设计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彰显了地源热泵在清洁能源应用领域的发展地位,可加快推动我国扎实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粮仓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粮仓害虫的检测。通过特制的粮食取样器在粮仓中采集图像序列,实时地进行图像增强和二值化处理,并在线给出有无害虫的图像、文字和声警信息,利用切换采样点时间进行图像特征的的取、分类等深层信息处理,从而还可以给出有关粮仓害虫种类、密度和位置等相关信息,并结合现有成果和专家经验给出相应的操作指导建议。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其实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这一思路为粮仓害虫的检测与识别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