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3种商业酿酒酵母(DV10、D254、X16)及1种从杨梅醪中筛选的原生酵母(CCTCC M2015627)酿造杨梅酒的风味特征差异。方法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检测不同酵母发酵杨梅酒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通过计算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重要香气活性化合物,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关键差异特征呈香物质。结果 4种酵母发酵杨梅酒共鉴定出10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原生酵母发酵的杨梅果酒香气物质种类总数最多,为93种,X16杨梅酒香气物质类别丰富度最低,为62种,DV10及D254杨梅酒产香物质类别丰富度居中。DV10杨梅酒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且ROAV≥0.1的香气活性成分最多,为17种。ROAV≥1的物质为异丁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正己酸乙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原料冷冻处理对黄精米酒风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借助电子舌、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感官小组评价分析-20℃冷冻处理7 d与未冷冻处理原料黄精酿造黄精米酒的滋味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 与未冷冻处理黄精米酒相比,冷冻黄精米酒的苦味、苦味回味、涩味、涩味回味、鲜味回味无显著变化,但鲜味和咸味降低,酸味有所提升;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冷冻黄精米酒的挥发性香气以芳香类物质为主,而未冷冻黄精米酒挥发性香气以氢化物、甲基类、长链烷烃为主。HS-SPME-GC-MS数据分析显示冷冻黄精米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增加,醇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减少,未检测到醛酮类物质,该结果与电子鼻数据结果吻合;冷冻黄精米酒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1的物质有16种,其中丁酸乙酯的OAV最高(264.92),而未冷冻黄精米酒OAV>1的物质有20种,其中癸酸乙酯的OAV...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3种酵母发酵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酒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风味特征。方法 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及感官评价法多源信息综合分析BRG、D254、DV10 3种商业酵母发酵黄精酒的理化指标、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及滋味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 酵母发酵能够提升黄精酒皂苷、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不同酵母发酵黄精酒的理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DV10发酵的黄精酒酒精度、总黄酮含量, 总糖、总酸含量相对较低。电子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3种黄精酒在涩味、苦味回味、鲜味、丰富度、咸味、酸味和苦味上存在差异, DV10黄精酒滋味更为协调。3种酵母发酵的黄精酒共计检测出51种挥发性物质, BRG、DV10和D254分别为36、31和22种。DV10菌株发酵的黄精酒酯类物质含量最高, 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500的香气成分有6种, 分别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 是DV10发酵黄精酒的关键香气组分, 赋予了DV10发酵黄精酒花香、果香和奶油香甜的香气。BRG发酵黄精酒挥发性物质中有硫化氢(H2S), D254发酵黄精酒关键香气组分较少。感官评价结果显示BRG发酵黄精酒存在臭鸡蛋气味, 与HS-SPME-GC-MS分析结果一致, 对酒体感官造成了负面影响。DV10发酵黄精酒综合感官评价结果最优。结论 通过3种酵母发酵均可提高黄精浸提液的皂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DV10酵母发酵的黄精酒酒精度高, 滋味和香气协调, 酯类物质含量较高, 以黄精香和花果香为主, 品质较优, 可作为酿制黄精酒的参考商业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